事實上對于現在的外呼來說,硬盤是否有分區的必要一直都是存在意見分歧的。而且即便要分區,容量指定方面也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對于是否應該分區,或者是分多少容量的問題,我認為關鍵還是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和使用習慣去選擇吧。
一般來說,現在多為固態硬盤做系統盤。如果系統盤容量低于128G,或者是雙固態硬盤組合的情況是不建議分區的。如果硬盤容量500甚至更大的情況,或者則建議分區。
大容量固態系統盤有什么值得分區的理由?
系統盤分區最大的好處當然是系統與數據文檔進行分離,較大程度上避免重裝系統時數據丟失的可能。在本機只有一塊硬盤的時候分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大容量固態硬盤來說,系統固然是用不完的。對其進行分區后,可有針對性對某些大型的游戲或者虛擬機系統之類的進行安裝的另一半分區上。這樣可以避免重裝系統后再次安裝消耗大量的時間。
比如像VMware虛擬機系統,就可針對性安裝在D盤固態分區上。在重裝完系統后安裝上VMware后直接加載vmx配置文件即可打開之前已安裝過的虛擬機系統。畢竟我們知道,虛擬機系統安裝各項配置,VMware Tools和快照等等一整套流程下來怎么都有半個鐘吧。
那,外呼系統盤多少容量才合適?
開篇就說了,系統盤要分多少容量實際是由你自身的需求而決定的。根據每個人的專業性質和使用場景不同,差異性就很大了。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外呼來說,全新安裝+驅動+更新等約占20G左右的磁盤空間。如果你只是一個輕度的辦公者,平時只需要用用PS、Office這類軟件而已,那C盤分60G便足矣。
當然了,考慮到許多人對系統長期并沒有優化和磁盤清理等外呼,C盤剩余容量隨著時間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小。對此,保持良好的系統優化習慣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如果你專業性質特殊,需要用到各種類型的專業軟件的時候。這時候就可以考慮給C盤預留更大的空間了。可以考慮分100G系統盤空間或者更大。對于超大型軟件來說,安裝后會占幾十G空間的不建議直接裝C盤上。但還是那句話,結合自身需求來是最合適的。我外呼C盤容量100G電腦系統,軟件有上百款基本都能默認路徑安裝,目前也不過是占60多G的C盤容量而已。
當然了,在后期如果發現C盤容量不夠用的情況。也可以適當給C盤擴充一下容量。這類型的工具就很多了,比如DiskGenius、傲梅分區助手等。我前段時間就是將C盤80G調整到了100G。
不過這樣調整分區雖然是可行電腦系統,但也不排除一些風險性。所以,在一開始就結合自身的需求來分區是更為合適的。避免在今后空間不足而造成各種煩惱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