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QQ在語音通話上邁的步子比微信要大很多,先是推出點對點語音通話,現在又推出50人多方語音通話。對此,業內人士驚呼:QQ的膽子有點大!
筆者認為,騰訊之所以在QQ上推出點對點的語音通話以及多人語音通話,第一個原因是QQ有語音通話市場的基礎。從PC時代開始,QQ就擁有語音、視頻功能,到后來的多人視頻功能。此外,QQ擁有語音通話的技術能力做支撐,QQ的音視頻引擎是自主研發的,并且經過多年的實驗和打磨,對語音通話過程中的回升、降噪、抗丟包等進行了處理,讓通話質量更優。
另一個重要原因或許是VoIP(網絡電話,尤其是軟件與電話實時打通)市場面臨開放。在國外,Skype、Google Voice等產品都在做VOIP的生意,而在國內,由于運營商在通信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以及國家政策對運營商的保護,都讓VOIP軟件難以大規模推廣,只有部分小公司的產品在夾縫中生存。但這并不意味著VOIP沒有破冰的可能性。
從2013年底開始中國電信市場陸續進行移動轉售業務,部分民營企業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加之十八大和全國兩會期間中國高層對開放電信市場的諸多承諾,都意味著VOIP市場或將面臨放開趨勢。而且全球最大的手機系統提供商Google Android也計劃將Google Voice整合到手機系統中,為用戶提供類VOIP電話業務。
因此,騰訊在QQ上陸續推出點對點語音通話和50人多方通話,這或許是為了后續VOIP市場開放做提前布局。此外,我們看到手機QQ新版上不僅推出語音通話,還提供手機通訊錄匹配、人脈關系搜索功能,意味著手機QQ已經打通了虛擬與現實社交關系,從虛擬到現實的各類語音通話都可以輕松實現。
第三個原因,運營商很難繼續享用壟斷紅利。從三大運營商的2013年財報數據看,中國移動雖然在收入和利潤上一家獨大,但語音業務和短信及彩信業務下降。而中國聯通(600050,股吧)和電信在移動數據業務上獲得的增長率均高于中國移動。在當今3G、4G時代,運營商的營收重點必須從經營語音和短信業務轉向經營移動數據業務,這也是全球運營商的發展趨勢。當壟斷紅利無法繼續發揮作用、當中國通信市場逐漸放開的時候,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大舉進入虛擬運營商市場,這也逼迫三大巨頭必須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