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成為各國的戰略選擇,國際科技體系日益朝著多極化發展。盡管受金融危機的困擾,美國、歐盟、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仍具有顯著優勢。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受具體政策、經濟水平、社會水平、技術條件等環境的影響,難免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路徑和特點。
目前,各國政府對物聯網的扶植力度方興未艾,社會各界對物聯網的關注程度愈演愈烈;政府依據國家需要解讀物聯網和制定相關政策,行業依據市場需求解讀和應用物聯網,個人依據感性經驗解讀和鼓吹物聯網的發展,等等。現有物聯網研究多用于一隅,讓人們難窺物聯網全貌,極易造成技術選擇上的混亂、盲目和非理性發展,進而影響物聯網戰略和新興科技的科學發展。
除了政府在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外,機遇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機遇被認為是不可控制因素,但是可以通過分析國內外市場的形勢與發展,鉆研物聯網企業的發展趨勢,將物聯網發展同整個產業大環境相結合,發現機遇,抓住機遇,促進物聯網產業蓬勃發展。同時,現如今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外市場對于我國物聯網發展的作用也越發的重要,國外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我國物聯網企業發展的動力,拉動產業發展。所以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需求條件不僅僅單指我國國內市場需求,也包括國外市場需求,國內外市場需求共同影響物聯網產業發展。
在物聯網產業發展威脅方面,我國發展物聯網的外部威脅主要來自于各國對物聯網技術標準制定的競爭上,目前全球已經達成共識為保證物物相連,在未來的物聯網中所有國家的物品都需要擁有一個全球唯一的標識碼。然而,現在國際上有多個標識碼的技術制定組織及其所制定的多個技術標準,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標準成為全球標準,各國都致力于確保自己對物聯網技術標準的控制權。我國也在積極爭取在物聯網技術標準上的主導地位,研發了一些技術標難并提交給國際標準化組織。歐美國家物聯網產業發展日趨成熟、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型物聯網企業進入我國都會帶來顯在與潛在的威脅。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www.namesmade.com)指出,經過多年的發展,物聯網正在引領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雖然目前物聯網只是在機場、地鐵等場所得到應用,但是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物聯網的應用范圍將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完全可以想象在未來,我們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將都離不開物聯網技術。因此可以從智能家居、醫療系統、智能交通等方面發展物聯網技術,提高物聯網產業的市場需求。
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物聯網產業發展迅速,進口需求很大,如果能夠打開國外的市場對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將會非常有利。我國目前采取的外貿扶持政策包括財稅政策與非財稅政策兩類。財稅政策包括提高出口退稅率、對企業的各項稅費給予減免抵退等;非財稅政策主要有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行業協會等。財稅政策的效果并不明顯,因為政策實施需經過一系列的中間環節,經過中間環節的層層“盤剝”,最后的效果己被大大削弱了。而非財稅政策就不存在這種問題,如行業協會是獨立于政府與市場的第三方機構,在政府與市場無法觸及的領域發揮作用。
在外貿扶持方面,財稅政策不是長效的,而且財稅政策要靠政府機構來運作,在執行過程中會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會弱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因此我國要想促進物聯網外貿繁榮發展,應將政策方向從財稅政策轉向非財稅政策。非財稅政策更多的是建立一種機制,例如設立行業協會,作為政府與市場的一個補充,彌補財稅政策的缺陷。我國以往的扶持政策總是產業通用的,沒有針對各個產業特點的外貿扶持政策。對于物聯網產業來說,如果能夠制定專門的外貿扶持政策,政策效果將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