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蟲一號副總設計師張振興介紹了衛星的在軌飛行狀態,展示了瓢蟲一號拍回的首張太空自拍,首次對地閃爍影像和太空VR照片。作為全球首顆搭載太空自拍功能的衛星,瓢蟲一號攻克了顯示屏在太空暴露中的環境適應性難題,突破了低成本磁控展開式結構設計等關鍵技術。2018年12月25日,瓢蟲一號在北京首次測試星光閃爍載荷。九天微星合作伙伴天銀星際研制的恒星敏感器,在地面清晰捕捉到當天閃爍的摩斯碼點線Merry Chrismas,并測得閃爍實際亮度為-0.5等星,高于零等星亮度的設計要求。
據張振興介紹,衛星在五六百公里的軌道高度飛行,對地面的某一點進行凝視,保持閃爍亮度需要很高的瞬時功率,對姿態控制的精度要求也非常高。瓢蟲一號在研制過程中突破了能源管理分配、高精度姿態控制等多個關鍵技術。衛星使用九天微星自主研發的姿控系統,與合作伙伴提供的姿態測量和執行部件形成整體。無論是對地凝視,還是對日、對地各種姿態變化和保持,都執行得非常完美,最終保證閃爍任務的圓滿完成。
九天微星立方星總設計師劉星亮介紹了瓢蟲系列納衛星在軌飛行狀況。華米星、天貓國際星、RE: X星,貓王收音機星、立可達教育衛星均在軌穩定運行,電池電量充足,平臺及載荷功能正常。
上述衛星采用南京理工大學設計的被動溫控。1月17日的數據顯示,目前星載計算機的溫度是25度左右,電源板的溫度在20度左右,狀態非常理想。衛星入軌后,合作伙伴航天馭星提供了專業的測控服務和設施,南京理工大學測控站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配合九天微星2018年在全國建設的12個校園衛星測控站,最終通過多站接力遙測的模式,順利完成九天微星的第一次多星首軌跟蹤遙測。
目前,瓢蟲系列的立方星已完成兩項重要技術方案的在軌驗證。一是在6U立方星上實現65W最大功率,二是在6U平臺采用剛柔結合電池陣設計方案。后續將基于數字相控陣技術開展物聯網應用場景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