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順豐的客服電話怎么都是機器人,在同事的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段話,據說是出自一位投資人順豐的客服電話怎么都是機器人:
京東送貨之所以快,不在于速度而在于預測,京東提前一周可以預測到某個片區對貨物品類的需求,從而可以預先把貨物放到附近倉庫。每個單品下個月需求預測準確率是95%左右,所以京東的存貨周轉率是12天,而沃爾瑪等傳統零售是40天,這也是自建物流體系的目的之一。
這位同事問,這是真的嗎?
順豐的客服電話怎么都是機器人我寫這篇文章的起源,就是上面這一段話。
如果是不跑物流的媒體這樣說,或者是一般從業者這樣說,還好,一位投資人在公開場合這樣說,這就有問題了。
我曾經在這位同事朋友圈下留言,提醒說,沃爾瑪就是自建物流的鼻祖,同事回,大意是然并卵。
我覺得他并沒有理解我的意思,這位投資人的邏輯非常混亂。他核心的意思,其實是在宣揚一種“自建物流”的優越論,好,我們就算承認自建物流是“優越的”,您至少也要和不自建物流的來比較一下,體現自己的優越感吧?居然和沃爾瑪比,說直接點,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
“自建物流”其實是個偽概念
更何況,“自建物流”其實是個偽概念。只是,太多業內人士大家不好意思扒開這層皮而已。
為了證實這一點,我查了很多熟悉的撰稿人的文章,發現一般都是做電商的人愛用“自建物流”這一說法,但是一線接觸物流的人,往往會用更為精確的說法。比如,遞易智能科技CEO鄒建華最近寫了一篇文章,是這樣說的順豐的客服電話怎么都是機器人:“而京東因為大力發展自建派送體系,消耗巨大,眾多中小型電商紛紛效仿,實際上京東這一模式并沒有最終被確立為一定成功,因為一個企業不能始終不賺錢,未來最多核心城市的核心區域自建,其它區域有條件外包也是可能的。”
這篇文章的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者,順豐的客服電話怎么都是機器人你或許不同意,但是請注意,這里面鄒先生用的詞是“自建派送體系”。
其實這層窗戶紙已經被說破了,我只是再發揮一下。“自建物流”自京東伊始,開始發揚光大,后來成為一個電商吸引投資的金字招牌,隊伍寥寥幾十人開個小三輪滿城跑的,也敢稱自己是“自建物流”。原因呢,首先是沒有去區分“快遞(配送)”與物流的區別,就把快遞當成了物流。 其實物流本身很復雜,倉儲、運輸、配送,每個核心環節都有掌控力, 才好意思說自有。至于自建,那要求就更高了。這個區別,就是國有企業和國營企業的區別。
隨便問幾個問題,哪個電商敢說自己的倉儲沒有租過倉庫?要不然普洛斯的中國生意怎么做的;在公路上,又有哪家電商拍著胸脯說我們敢自己養車隊?如果這個問題能解決,全國200多個車貨匹配APP是吃飽了抽風嗎,綁架了那么多投資人一起血流成河;再問個問題,電商配送完全沒有用過(對接)四通一達和順豐外加中國郵政的有誰,請舉手?
既然如此,扯什么自建物流
當然我想,也有人是懶得區分,因為廣義的物流確實很廣泛,大宗商品的遠洋航運也屬于物流業,但是和我們目前關注度極高的城市配送關系不大。
我也曾經自問這樣咬文嚼字是否有意義?后來發現還是有的。為什么說“自建物流”是偽概念,需要明辨之。因為物流也好,配送也好,究竟為了什么?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那么自建了一群滿城跑的小三輪是否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城市邊緣投巨資建立龐大的倉庫,是否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做物流的都懂,物流是個系統工程,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是沒用的。自己的頭還疼著,就出來大言不慚的談什么自建物流優越論,就純粹是糊弄人了。
下面說點具體的,愿意拍磚的自便。
第一,當下電商多數能做到的,只是自建配送隊伍,而不是整個體系。但是自建配送隊伍,好比操縱了一只章魚的手腳,大腦還是別人的。
說到底,自建配送隊伍,解決的是用戶的溝通界面和事后糾錯機制。比如和用戶溝通的態度,服務的靈活度,這是自建配送隊伍能解決的。
但是,這個配送體系本身是否高效流暢,這仍舊是一個系統問題。這本質上又回到了你能夠干好四通一達那攤活的命題上,這是技術和水平決定的。隨便舉個例子,大家都說順豐的服務好,其實首先是快和準時。為什么呢,順豐的航空公司功不可沒,為什么有了航空公司就厲害呢?因為走空運的包裹不用再看機場和其他航空公司的臉色,沒有自己的航空公司,那你的包裹只能等著塞飛機的腹倉,塞不塞的進,那就看你的本事,其實是運氣了。——在這個例子中,即使是你自建了倉,即使是你自建了配送隊伍,兩頭都有了,中間這一段你搞不定,不還是白搭嗎?
真想自建物流嗎,有誠意的話,自己去買飛機吧。
第二 自有物流本身不是救世主
即使是今天一些實力強大的電商公司,上游買地建倉,下游自建配送隊伍,說實話確實下了很大功夫。他們說自己是自建物流,也不為過,但是這種模式本身在市場上就并非唯一,而是和公司的戰略選擇有關。如果因為所謂的自建物流就有優越感,大可不必。
畢竟,有些問題,是自建不能解決的。我準備舉兩個小例子,一個正經,一個粗俗,各位自取。
前面說過,自有物流一個好處,其實是可追溯性,不僅是對內也是對外,消費者也會認為更為可靠,但是這種可靠,是亡羊補牢,它不必然代表服務質量的提高。比如,有了固定的性伴侶是否就意味著性生活質量的提高,高潮次數的增加?再比如,死刑這樣的嚴刑酷法是否能夠阻止人們去違法犯罪?兩個答案都是否定的。前者的參考答案請參閱杜蕾斯官方微博,后者的答案請把如下名言念三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或者簡單說,有法不責眾的時候。
就像今天一個叫鉛筆道的公司說保證報道的融資額都是真實的。我很不厚道的提了個醒:這更多的是技術問題,不是道德問題。換句話說,你有沒有能力不被忽悠?
物流業也一樣,所謂自建物流,無非是解決了道德問題,發心是好的,表面了要服務好客戶的決心,至于是不是服務的真的好,變量還有很多。
最后推薦看一部電影《超能查派》,講智能機器人的,身型和普通人類差不多大小的查派,沒有特殊武器,最后為了保護人類父母打敗了個頭比自己大許多的駝鹿機器人,為什么?
深扒:“自建物流”其實是個偽概念
2
行業 · 社區
做物流的都懂,物流是個系統工程,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是沒用的。自己的頭還疼著,就出來大言不慚的談什么自建物流優越論,就純粹是糊弄人了。
1
小時前
這家敢于和沃爾瑪、梅西百貨為敵的零售商,年銷售額達403億美元
在談O2O時,別忘了線下資源,不僅是提供服務
投融資快訊
1、食品電商“三只松鼠”完成峰瑞資本領投3億元D輪融資
2、在線餐飲平臺“魔廚”獲迭代資本領投803萬元Pre-A輪融資
3、互聯網房產平臺“房多多”完成方源資本領投2.23億美元C輪融資
4、云監控運營商“悠絡客”獲東方富海領投億元B輪融資
5、互聯網房產平臺“warm+公寓”獲富海深灣移動創新基金領投千萬元pre-A輪融資
6、創業服務平臺“空格APP”完成德同資本領投1億元A輪融資
7、類Magic模式平臺“大智助手”獲400萬元天使輪融資
8、婚紗攝影O2O平臺“佰影匯”完成賀祖澤數百萬元天使融資
9、蜜芽宣布獲1.5億美元D輪融資 百度領投,紅衫資本、H capital等跟投
10、優客工場獲A輪超2億融資
11、岱嘉醫學”獲1250萬美元投資 投資方為浩然資本
12、比菜價獲720萬美元A輪融資 SIG與零一創投共同投資
創新項目和模式
思考如何消滅吃飯
在科幻小說描述的未來世界場景中,吃顆小藥丸就可以消滅饑餓。
打造「超級食物」,宣稱要「重構你的身體」——杭州的這家創業項目「若飯」,其產品目前已經迭代到了2.07版本,相對于以前,調整了糖分比例,降低了甜度。沒錯,這些食物被賦予了像軟件版本一樣的代號。在1.0版本時,若飯還只是代餐咀嚼片,吃起來就像是壓縮餅干。若飯 2.0 已經成了粉狀沖劑,就像奶粉一樣,加水沖食就行了,連嚼的過程都省了。
風向標
輾轉三年點名時間為何回歸眾籌
在淘寶、京東等各大互聯網公司爭相搶占的眾籌市場,耗費三年時間將自己打造成中國Kickstarter的點名時間在一年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逆勢而為地拋棄了“眾籌平臺”的光環。只不過,高調轉型之后沒多久,曾經作為眾籌領域創業標桿的點名時間卻沉寂了。
在去年宣布轉型成為智能硬件平臺后,張佑驚訝地發現媒體、項目以及VC蜂擁而至。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之前憑借50萬美元天使投資支撐近兩年的點名時間得到了新的投資。
前兩年由智能硬件擔當主力的權益類眾籌,在今年成功被股權眾籌接棒之后,“眾籌”這個名詞如今依然保持著足夠高的曝光度。只不過,近來太過高頻的眾籌將籌東西的邊界推廣到無所不籌之后,當下最大的尷尬是擺脫不了被“玩壞”的口碑。“本來這個市場的變化就很快,但我現在回頭看(并)沒有太多覺得應該后悔的,可能有一些做法上面會有一點不一樣,但是你如果問我說,我會不會這樣變,我真的很難回答,因為這個市場真的是風向變化太快了。”其創始人說道。
印度創企Furlenco欲推"懶人經濟"
Furlenco創始人Ajith Mohan說,電商、線上生鮮銷售以及家政服務規模已經很大,但是,線上家具訂購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Ajith Mohan原本是美國Goldman Sachs的一名資深分析師,后來他被公司派到印度工作,因此他需要將自己在美國家中價
值5000美元的家具賣掉。這些家具在網上的二手市場掛了近兩個月也無人問津。最后無奈,Ajith Mohan在離開美國還有一個周的時候以300美元的白菜價處理了自己的東西。
Mohan說,這筆交易可是個大損失。后來他也因此在Bangalore創立了 Furlenco,專注于在線家具業務。
陸金所平臺化轉型:賣國外P2P
陸金所不僅將接入國內P2P平臺產品,還將以基金形式接入國外的P2P產品。昨日,陸金所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陸金所
董事長計葵生在發布會上透露,陸金所此前已經對美國Lending C lub等知名平臺進行考察,將通過基金打包方式,將國外的P2P產品引入國內。“一個月以內或許將上線類似產品。”計葵生透露。
投資人語錄:市場應該做具有回歸價值的投資
天星資本王駿:阿里上市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恥辱”,新三板不是政府的資本市場游戲
大家討論最多的馬云個人財富有多少,阿里的員工有多少是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因為很多都是投資者,都是金融機構的朋友,我不知道大家內心的感受是什么的,阿里上市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恥辱”,不光是阿里,包括之前很多優秀有創新力的互聯網企業,甚至包括做教育的新東方,這些大量優質的企業,就是因為過去中國資本市場很多不合理條條框框的限制,阻礙了他通過上市公司的發展。
回歸價值投資是什么意思?實際上很多朋友說新三板是不是投資機構閉著眼就投,實際上正好相反的方法,正是因為新三板的退出,才能使中國創投和VE真正有發展的空間,中國做投資很多都是做pre ipo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做,過去的市場機制就允許你這樣做。
新三板最大的風險是什么,我們覺得其他的那些細小點,我覺得都不是,最大的風險就是大的趨勢會發生變化,如果大趨勢不發生變化,我覺得沒有問題,習主席不改革了,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有共識。
經緯創投萬浩基:狼性布局,溫和投資
今年,是經緯創投來到中國的第7年。不久前他們給了創業者一份簡明扼要的“報告”:截止到今年,經緯所投的公司中,估值超過40億美元的有6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有30多家、超過3億美元的有40多家、一億美金估值的公司數不勝數。在經緯創投的案例名單中,除了耳熟能詳的滴滴快的、口袋購物(微店)、陌陌、獵豹、餓了么,nice、e代駕,還包括找鋼網、寶寶樹、獵聘網、世紀互聯等。
近兩年,他們的布局囊括移動社交、垂直社區、互聯網金融、企業服務、交易平臺、O2O、醫療健康等門類。數量,經緯已遠超其他基金。萬浩基對此的解釋:這就是經緯的投資風格,內部實行“人海戰術”,外部堅持“特立獨行”,雖然風險很大,但大的風險也意味著大的機會。
對于移動互聯網的思考,他的總結是:“移動互聯網并不是人們所想的那樣“天馬行空”,盈利模式逃不出互聯網的“老三樣”:廣告、用戶直接付費、游戲營運。而創業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專注。”
八卦陣:創投娛樂時間
網劇步入主流殿堂,BAT最后入局者帶來哪些新鮮發展模式?
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之后,視頻網站紛紛從單一視頻播放平臺向影視娛樂的全產業鏈發展。此時的大環境亦是順風順水——國內影視娛樂產業正處于全面爆發期,尤其是今年,國產高品質電影頻出、票房增速喜人,而網絡劇的精品化之路亦是走得愈加堅定。
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也在拓展之中。廣告之外,自制以及獨家版權內容的付費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據孫忠懷預測,今年內三大視頻網站(騰訊、愛奇藝、優酷)的付費會員數會超過1000萬人,這使得“最晚到2017年,視頻網站將迎來一場真正的變革,整個行業將正向發展”。
策略一:主打周播,與一線衛視聯動做付費業務;策略二:多元合作外深度參與,打造獨立制作團隊;策略三:孵化IP,培養原創產業鏈開發能力。
獨家:據說蘑菇街完成3億美元融資,中國平安領投
資本寒冬一來,大額融資立刻少了很多。不過,這兩天還是聽到了一些好消息滴。比如說,蘑菇街完成了約3億美元融資。
投行王先生告訴我們,蘑菇街差不多已經完成了新一輪融資,融資規模3億美元,估值18億美元。領投方為近期活躍的中國平安。
事實上,今年3月,就曾經有外媒報道稱,蘑菇街計劃融資3億美元左右,融資完成后其估值將達到20億美元。而這次完成的3億美元正是上次提及的融資。
有知情人士稱,蘑菇街啟動融資較早,還算是比較幸運的,估值沒有什么縮水,僅比預想的降了2億美金。而競爭對手美麗說,比蘑菇街晚啟動融資一到兩個月,情況就沒那么樂觀了,特別是近期遭遇資本寒冬,美麗說的融資估值從最初的20億美金已經降至10-12億美元,現在還沒有人愿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