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永川這次可是長臉重慶疊彩城電話機器人了!
“永川造”焊接機器人實用又便宜重慶疊彩城電話機器人,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嫩個厲害呀!朋友們,巴巴掌鼓起來~
永川,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工作人員正在操控焊接機器人
焊接是個高精的技術活兒,能達到工匠級別的不多。而成渝兩地的汽車生產商,需要大量的焊接工匠。說到這事,今年才調到永川工作的吳川河,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
他是重慶凱寶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公司剛發布的一款新品——弧焊機器人,集百家之所長,在核心部件研發上,打破了國外壟斷。
“焊接水平比肩大國工匠。”吳川河說,目前接到的全國訂單總量,比公司全年試產的總量還多50%。
在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永川聚集起一批新興產業,并在行業短板中尋求突破。機器人產業“無中生有”,就是一個縮影。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弧焊機器人價格僅進口貨一半
8月15日,永川,在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的展廳,一款剛發布的弧焊機械臂,自如地向眾人展示自己的拿手戲。
“機器人是不會干活的,只有咱們教它。”吳川河介紹,機器人不只是替代人干些危險活兒或重復勞動,業務甚至比人還要精。
早在研發之初,研究院在全國遴選出了一批焊接領域的尖端工匠,把他們的焊接工藝進行編碼,又結合機器人焊接時傳回的數據,如此往復進行修正提升,“它集納了眾多大國工匠之所長。”
“車體焊接需要130個機器人。”吳川河說,以前用的都是進口貨,因技術被人壟斷,價格相當貴,“這款弧焊機器人價格僅為進口貨的一半”。
吳川河透露,自從新品發布之后,已陸續收到安徽、合肥、成都以及重慶主城的訂單。
這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是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聯合國內行業尖端企業,并在各自領域攻關研發,最終集納而成。
目前,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已組建10個創新研發團隊,吸引50名專家博士,180名科研人員,甚至創辦重慶機器人學院,著力培養應用型人才。
“這款機器人就是為工業4.0時代做準備的。”吳川河說,正是這種集眾家之所長進行研發,讓弧焊機器人在多個核心部件上終于打破國外壟斷。
吳川河說,根據今年訂單情況來看,明年將生產5000臺弧焊機器人,產值3億元。到2019年,年產10000臺,年產值達到1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7月以前,永川的機器人企業數量還是零。如今,永川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等措施,已集聚起包括廣數在內的大批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
1條生產線可代替21名工人
永川在智能裝備產業中,還有一項突破,在全球是首創。
“全國首條雙Y軸發動機缸蓋(體)智能化生產線,第一次實現了連續生產、智能化、柔性化、機器人的完美結合,是發動機缸蓋(體)企業全面代替國外進口生產線的首選之一。”重慶威諾克公司技術總監黃剛強介紹,“1條智能制造生產線可代替21名工人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他介紹,該生產線為重慶威諾克公司自主研發,受11項專利保護,能夠或基本能夠替代進口機型和生產線,徹底結束進口機型動輒上億元/線高昂代價的歷史。
“既可節約人力還提升效率。從去年8月新產品發布以來,目前已經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客戶的多個訂單。”黃剛強說。
“這個東西比美國人做得好”
永川通過優化傳統產業配置資源,也頗有建樹。
走進永川一家老軍工企業的臨時展廳,副總經理老冉指著展板告訴大家:“這個東西,服務四代機的,重慶疊彩城電話機器人我們做得比美國人都好,花了三年多時間。”
這家軍工企業,是艦船行業唯一一家研制生產液壓基礎件及系統集成的企業,是全國152家重點保軍單位之一。
2015年6月,這家企業開始研發建設液壓系統數字化車間,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全面啟動。此前,他們在這個車間里,研發一款油缸產品,預期要用5個月,最終節省下2個月。
這個數字化車間里,每一項產品研發,可實現多條路徑進行要素保障。“數字化車間初步預測可讓產值實現翻番,產品也更具有‘性價比’,交付時間可以提前,且擁有核心競爭力。”老冉說。
大家都在看
圖解|T3航站樓最全出行攻略來襲 招聘|重慶公務員考試今起報名,這些專業最吃香
來源:重慶晨報 記者:羅陽 郭發祥
編輯:譚鈺欣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