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物聯網卡這幾種"套路"你要分清!近來,又有不少人討論起“資費低,流量大,不限速”的“物聯網卡”,100GB每月20元。三大運營商從去年開始相繼取消了大流量套餐、無限星光套餐,為5G套餐鋪路,此時仍在銷售流量卡,并非運營商手筆。
并且這張“物聯網卡”的來頭和動作都比不了普通的手機卡。也許可以聽聽小編為大家詳細的講解。
物聯網卡是什么?
所謂的“物聯網卡”,實際上是一種在人、物、網連接過程中負責交換信息、識別身份等功能的通信卡,支持短信、無線數據和語音等基本通信服務。
從理論上講,物聯網卡可以實現與手機卡相同的通信功能,但由于專網專用、信息安全等原因,工信部對物聯網卡的語音、短信功能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因此我們目前所能接觸到的物聯網卡中,絕大多數都只有無線數據功能,不能打電話,不能發短信,相當于純流量卡。
國產物聯網卡只對集團企業開放(也有代理渠道),按企業客戶標準派量計費。
與我們日常使用的流量套餐相比,物聯網卡對流量的限制更小,而且費用相對較低。
部分原因在于,當某個運營商的流量包還是10元30M時,物聯網卡就已經實現了20元100G的大跳躍。
談到這,相信每個人都明白三個信號:
首先,物聯網卡可作為流量卡,
第二,物聯網卡的費用相當低,
第三,物聯網卡不適合個體用戶。
所以物聯網卡賣家從哪里尋找貨源呢?
據了解,某寶、公眾號等又或者是抖音上的多數物聯網卡都是從代理商渠道流出的。
這些賣主以“銷售代理”或“物聯網相關企業”的名義,大批量地向代理商購買物聯網卡,然后再通過電商平臺向個別用戶銷售。但是,不管中間過程有多曲折,向個別用戶銷售產品本身就是違法的。
Ite-Card有什么坑?
下面小編再跟大家講講物聯網卡的幾種套路。
1.明扣扣。
不像普通手機卡,物聯網卡的管理平臺是獨立于運營商的。
代理機構或卡商可自行建立物聯網卡后臺管理,對物聯網卡的權限、限額、速率等進行自由控制。
很多使用過物聯網卡的用戶反映,這些卡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穩定性會明顯下降,而且還會出現流量虛標的的情況。
月銷售額100GB說好了,實際用到七八成就提示流量耗盡,原因是賣家在后臺調整參數。
第二,偽造的真實姓名。
第二個問題是實名制的問題。多年來,“手機卡實名制”在運營商的教育和實施下已深入人心,以至于被網卡商家要求實名認證時,很多人都毫不懷疑和猶豫。實際上,物聯網卡不需要實名制認證,更確切地說,在銷售商出售之前,它就已經完成了企業名稱認證。這些要求用戶真實姓名的物聯網卡很可能是套取、倒賣身份信息,一旦得手立即關閉服務。
第三,圈錢走捷徑。
IOT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預付費(先付款后服務)。為使用戶充值更多,卡銷售者在充值上做文章。
例如設定“20元/100GB,200元/2000GB(限時福利)”的付費方式,小學數學過關的朋友都會選擇包一年。
充不充?絕對不!這樣明目張膽的虧錢交易,正常的賣家是不會做的。而且賣主這樣做不外乎是要仿效理發店圈錢的做法。
2021年物聯網卡這幾種"套路"你要分清!本來就沒什么好買的,你怎敢奢望這些物聯網卡會真正的便宜實惠?因此,選購物聯網卡一定要找靠譜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