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智能音響,還是智能家居都是目前物聯網發展的一小部分縮影,隨著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設備互聯通信技術的融合創新,使得物聯網具備了更加智能、開放、安全、高效的“智聯網”內涵,并催生了諸多新產品。
這些產品與服務覆蓋了產業物聯網(包括生產性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物聯網)與消費物聯網兩大領域。其中消費物聯網作為體驗經濟,持續推出簡潔、易用和對現有生活有實質性提升的產品來實現消費者體驗的優化,創新高度活躍,已出現孕育出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車聯網、健康養老等規模化的消費類應用。
另一方面,產業物聯網作為價值經濟,從解決工業、能源、交通、物流、醫療、教育等行業、企業最小的問題到實現企業變革轉型之間各類大小不同的價值實現,實現物聯網在企業中的落地。
與此同時,全屋智能系統通過軟硬件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智能安防、智能家電控制、智能照明、智能娛樂等綜合服務,通過家庭生活場景智能化提升用戶體驗。已在大量家庭安裝使用,家居家電廠商、地產商、互聯網公司、運營商等不同類型團隊都將“全屋智能”作為發展方向。
工業互聯網、農業物聯網成效初顯,智慧城市帶來的“數字孿生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建設熱點,通過交通、能源、安防、環保等各系統海量的物聯網感知終端,可實時全面地表述真實城市的運行狀態,構建真實城市的虛擬鏡像,支撐監測、預測和假設分析等各類應用,實現智能管理和調控。
目前全球已有部分城市率先開展了相關探索,包括新加坡的“Virtual Singapore”項目,法國雷恩的城市數字模型,以及在我國雄安新區開展的實踐。從消費物聯網到產業物聯網,物能網在多個層面完善落地方案。
在消費物聯網方面,物聯網起步于智慧家居、智能硬件、服務機器人等,并已在自動駕駛、醫療自動診斷、智能制造、智能安防等眾多領域開展應用,正處于規模起量階段。同時,人工智能已納入智聯網平臺的核心模塊,平臺已將AI能力作為其優勢。
物聯網的“智慧”源自與不同技術的融合創新,包括數據流動與賦能、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融入使智聯網能夠在更多不同場景中得到延伸,使連接更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