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只有經歷過黑灰產之戰,恐怕才明白“無孔不入”的真正含義。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比來一個月,地下黑市突然興起一條特殊產業鏈:偽造各種數據,試圖刷高芝麻信用分。
在芝麻信用分里,可以綁定公積金、房產證、海外征信陳訴等個人信息。而黑市上偽造這13項數據,只需要400元。
產業剛萌芽,就引爆各大“網貸口子”群,黑客和資料偽造者,靠著這項技術,月入20多萬。
好在是,產業剛發展,并不可熟,漲分情況也不不變。
如果到了一個信用可以隨意偽造的時代,金融行業該如安在龐大黑產的隙縫中求生?
一、產業崛起
“13星點亮,只需400元”,黑客Win在各大網貸口子群里招攬生意。
每拋出一條廣告,迅速滾動幾十條詢問信息:“可以提額嗎?可以漲分嗎?”
在征信體系尚未建立的中國,這些民間的信用分,一度成為消費信貸的救命稻草。
2016年,消費金融崛起,各大現金貸的風控規則中,就有一條:授權芝麻信用分——有些平臺的風控規則,甚至是芝麻分超過多少分,就放款。
為了從各大借款平臺,薅出更多貸款來,很多借款用戶對芝麻信用分過分在意,試圖尋找各種方式增加分值。
而芝麻信用分也開始進入更多的生活場景:如果芝麻分夠高,可以開通花唄、借唄,用于借款;或者“信用住”,先住酒店,再付款;甚至免押金,騎走一輛小藍車。
不止Win一個人看到了這個趨勢,在地下黑產,已有一大批人,開始深耕這條產業鏈。
“針對芝麻信用分,黑產一直在琢磨其規律”,Win稱,在去年,他們曾經嘗試過加好友、頻繁轉賬來刷分,結果發現效果并欠好。
從本年開始,他們盯上了綁定個人信息的新玩法。
在芝麻信用的個人信息頁面,可以綁定9項信息,共13顆星星,圈內將其稱為“13星”。
“最開始,產業鏈是零散的,只能開通其中幾項”,Win稱,上個月開始,技術慢慢匯聚,產業鏈得以鑄成。
最開始的價格是全套980,單開一項100元,但因為黑市上價格競爭殘酷,如今已降到400元全開。
一般客戶上門,Win都要求對方提供姓名、身份證、支付寶的賬號、密碼和綁定的手機號。
“很多操作,必需在我們當地進行,所有需要登錄用戶的賬號”,Win稱,點亮13星,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
因為產業鏈剛開始,技術還不可熟,實際提分效果也未驗證,但整個網貸口子圈都為之沸騰,中介、信用小白們趨之若鶩,愿意花幾百元一試。
在Win大力推廣下,他們6月份銷售了500多單,收入20多萬。
而這條產業鏈,遠比想象中強大。
各大黑客除了在網貸口子群里攬客外,在某寶上也已泛濫,提供點亮13星辦事或代開各類征信陳訴的辦事,多達幾十家,多家的銷量已上千。
“我們將其稱為攻城計劃”,暗流涌動的黑產,帶領著網貸大軍,浩浩蕩蕩開始這場偽造游戲。
二、盤根錯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條產業鏈也非突然興盛,其背后,依靠龐大的數據庫和偽造信息團隊支撐。
Win在外面攬客,而黑客小Y負責實際業務。
小Y將13星的操作步驟一一拆解,只需要半個小時,就可以將一位信用小白,瞬間包裝成“北京大學”結業,名下一輛寶馬X6,兩套房產的海外留學歸國精英。
一本財經發現,點亮的星星里面,綁定信息的名字,居然和支付寶賬號本人的姓名一模一樣。
這是如何做到的?
小Y浸染黑產多年,手頭有龐大的地下黑市數據,“有大量的不動產、房產證、駕駛證、車輛信息等數據”。
以前,小Y靠打包數據,銷售給一些大數據公司為生——但數據銷售后,就一直沉睡在他的電腦中。
“用這種方式再次激活,確實不錯”,小Y一般拿到客戶的姓名后,他會在數據庫中搜索,找到一樣姓名的證件上傳。
“很多政府部門的信息,是沒有打通的,好比房產證和身份證,就不成彼此查詢”,小Y稱,數據之間的壁壘,導致了信息之間的不成核查。
目前,黑產的邏輯是,因為車輛、房產、不動產等多項信息,大多數平臺沒有打通的能力,因此只要名字相同,就可以躲過風控。
13星里,其中有一項是綁定“企業郵箱”。
而這個操作是最容易的,“騰訊、阿里云等都可以申請企業郵箱,什么企業后綴都沒有問題”,小Y稱。
13星中,所謂的“海外征信陳訴”,看起來是最難操作的,其實水分最大。
海外征信陳訴,必然繞不過SSN,這相當于美國人的社會安適號碼,類似于中國人的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