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共享單車領軍企業之一的ofo(小黃車)創始人、首席執行官(CEO)戴威周一稍晚透露,該公司新一輪融資已接近完成,將利用融資繼續迅速擴大單車投放規模,計劃年底前公司單車投放規模達到 2000 萬輛,較目前的 600 萬輛增逾兩倍。
面對外界對于共享單車正玩“燒錢游戲”的質疑,他回應稱,共享單車的盈利能力非常強,預計本年底前公司將實現財務盈虧平衡(break even),明年起經營收入將開始對本錢開支有所貢獻。
“其實我們的盈利能力非常強,……我們大量的錢花在買車上,其實也不是燒錢,而是買了更多的資產。”他在參加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間隙接受路透專訪時體現。
據其透露,目前該公司的每輛車平均每天會有3- 5 次出行,每次收費一元人民幣。假設每輛單車的使用期為兩年,每月損耗率5%的情況下,單車業務的利潤率可高達六成。
持續性的讓利營銷和較高的維修損壞率,是影響公司盈利能力的兩大問題。不過戴威稱,目前公司的車輛壞損情況正朝好的標的目的在發展,維修率已由最初的兩成下降至全國平均6-7%。
在 2 月完成D輪4. 5 億美元融資時,ofo在 30 個城市投放 50 萬輛車,日均訂單一百多萬單;經過四個月的拓展,目前ofo已在 120 個城市投放 600 萬輛,日均訂單 2500 萬單。該公司計劃至年底,在 20 個國家的 200 個城市,投放 2000 萬輛單車,海外城市將由目前倫敦、新加坡等四個擴大至 20 個以上,柏林、巴黎等主要城市將會是海外擴張的首選目標。
下半年ofo將采購大量的單車,這需要更多本錢投入。戴威透露,公司新一輪融資正在進行,已接近完成。不過他不肯透露更多融資細節。
從 2015 年 10 月起,ofo已進行了多輪融資,此前頒布頒發的D輪融資達4. 5 億美元,公司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由DST領投,滴滴出行和中信產業基金等跟投。而ofo的最大競爭對手--摩拜單車本月頒布頒發完成 6 億美元的E輪融資。
類似蘋果與安卓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與戴威周一在共同參與達沃斯論壇活動期間的一張合影,迅速引起外界對于這兩大共享單車巨頭合并的猜測。之后,兩位當事人在伴侶圈迅速發圖解釋,這只是共同參與一場活動,“大家還是別借題發揮斷章取義了。”
合并之說并非毫無按照,中國互聯網業過去兩三年已出現多起兩強合并,例如生活辦事平臺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并,叫車平臺滴滴與快的的合并。
戴威在專訪中指出,美團點評、滴滴快的等合并,其動力都是為了降低獲客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而共享單車領域自己的獲客成本就低,有盈利的基礎,合并的欲望并不強烈。
他將摩拜與ofo目前的商業模式形象比方成目前智能手機業的蘋果與安卓兩大陣營。相對于摩拜單車的追求精致和商業閉環,,ofo更關注規模擴張和平臺開放。
他體現,未來ofo將不太會考慮以并購的形式擴張,而是嘗試與一些區域性的共享單車企業合作;將會開放數據接口和提供流量,吸引更多共享單車平臺一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