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多數微軟員工的感覺一樣,鄧力切實意識到了事情正在起變革。
作為十多年的總部老員工,鄧力曾經欠好意思在同事面前使用其他品牌手機,哪怕Windows Phone并欠好用。
但是, 2015 年 9 月 17 日,當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升任微軟CEO后出席的首次公開大會上頒發講話時,他舉著一臺iPhone,展示了里面安置的Outlook郵件應用。在公開場合放下身段,與對手握手言和,這種態度是微軟前所未有的。
盡管沒有一次企業文化內部宣講培訓,但從這一天開始,改變潛移默化地發生了。自上而下,微軟的每一個部門乃至員工,開始卸去了身上的很多無形枷鎖與壓力。微軟高管們,也開始公開使用iPhone,不再有所顧忌。
從那一刻起,這個老牌巨頭放低姿態,擁抱本身曾經的“對手”們:與安卓、IOS的合作成為標配,與OEM合作的設備則被視為榮耀的開放之舉。在每一個微軟商店出售的硬件的醒目位置,你幾乎都能找到與iPhone、iPad、Android等設備兼容的醒目標識表記標幟。
在薩提亞上任之前,微軟正處在前所未有的低谷:智能手機業務被蘋果和Google絞殺;云計算行業是亞馬遜主導的天下;Bing搜索在繼續燒錢;Windows8 成了微軟史上詬病最多的操作系統之一;Office則被Windows綁定,限制使用設備臺數。
薩提亞上任后,原本一路衰敗、股價持續萎靡的微軟,開始一路高漲。 2014 年 2 月,薩提亞剛接手微軟時,公司市值不到 3000 億美元。不到 3 年時間,微軟市值在 17 年后重回 5000 億美元上方,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蘋果和谷歌。
現在,Office和云計算兩塊業務就占據微軟 7 成以上利潤,是名副其實的現金牛。 “微軟在云計算一個領域就獲得了巨大的增長。”市場調研公司Jackdaw Research分析師簡·道森(Jan Dawson)說。目前,微軟云業務的年化營收達到 130 億美元,在市場中的排名僅次于亞馬遜的AWS。
而曾是賺錢主力的Windows業務,已逐漸退居二線。最新的windows10,被授權給PC生產商免費安置在電腦上。Windows所在部門的營收只占比17%,遠遠低于Office和智能云部門的貢獻。而且,這種差距仍將繼續拉大:微軟 4 月新發布的季度財報顯示,Office和云業務的營收別離連結45%、93%的高增長,Windows部門的營收卻從 2010 年的 180 億美元高點,持續下滑至今。
Office事業部、云計算和企業事業部、人工智能和微軟研究事業部、Windows和設備事業部這四大業務,構成了現在的微軟。從財報收入構成來看,微軟已經徹底釀成了另一家公司。
在IBM之后,我們又看到了一頭科技領域的大象,從泥淖中走出,而且重新起舞。在薩提亞從鮑爾默手中接過微軟的權杖時,估計沒有人能想到,微軟會如此快速重新崛起。
《財經天下》周刊多方拜候了微軟總部、微軟中國的各層級高管和員工,試圖解析大象轉身的步伐。在我們看來,業務轉型不是關鍵,自上而下的人的層面的改變,才是核心。

移動為先,云為先
5 月下旬,微軟Build2017 開發者大會如期召開。大會開幕首日,除了CEO的主旨演講,負責微軟云辦事和負責人工智能業務的兩位全球執行副總裁也做了主題演講。在過去,這兩個位置一定有Windows部門的一席。而這次,不光是演講空缺,核心產品Windows幾乎沒有露面,這在Build大會 7 年歷史上是第一次。微軟CEO薩提亞只是在主題演講開始時,提了一句,Windows10 的月活躍設備已達到 4 億。
當然,這并不是因為Windows已不是微軟的核心業務。即便微軟在積極鞭策跨平臺和云辦事,擁有約 10 億用戶的Windows依然是微軟辦事最重要的落地平臺。不過,在微軟內部,其重要性已逐漸被Office和云這兩大業務趕超。
顯然,面向外界,微軟也更愿意展示智能云和人工智能這兩大王牌產品。這兩項業務不但是鞭策微軟未來營收利潤業績的新引擎,更是決定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薩提亞明確提出,微軟要用人工智能重新定義微軟的所有業務。好比,所有的Office產品都正在進行人工智能化,Powerpoint不但加入了自動翻譯,還添加了圖片自動說明。Word里面也加入了機器閱讀。為此, 2016 年 9 月,微軟成立了 5000 人計劃的人工智能團隊,力度空前。
至于微軟的轉型重點云辦事,包孕Azure云辦事中的認知辦事,也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
錯過移動互聯的最佳發展期后,微軟沒有錯過云和人工智能時代。這一次,它的轉型踩準了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