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123市民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市民呼叫中心、瓦房店民聲網、中心窗口成為市民訴求的三個主渠道。其中,市民呼叫中心即85123123熱線電話倍受百姓關注,訴求數量占整個訴求的八成以上,其倡導的“服務有我,生活無憂”理念深入人心。
123市民服務中心成立之初,通過社會公開競聘方式招錄接線員12人,平均年齡25.7歲。其中大學本科學歷7人,專科學歷5人。上崗前,邀請專業人員對接線員進行形體禮儀、話務用語和信息系統應用等專職培訓,掌握熱線服務技能技巧。組織接線員編寫《民生答疑手冊》,建立“系統平臺知識庫”,較好掌握民生法律、法規、政策,并在實際工作中予以充實和完善,夯實業務基礎。建立了接線員與19個民生部門專干人員責任對接工作制度,實現了線上服務與線下支持的雙贏工作機制。出臺了接線員服務標準和工作規范,對接線員在語言表達、語氣傳遞、服務態度、服務流程等方面進行規范和要求。建立了信息填報標準,將市民訴求劃分為5大類、23小類、227個子類,對系統信息填報的格式和內容等都做了統一要求。
市民呼叫中心實施半軍事化管理,實行5+2、白加黑24小時工作制和首接負責制,保證市民訴求處理不脫節、不斷檔;實行應急熱線領導負責制,事關民生的突發、難點、焦點事件,中心領導為事件處理第一責任人;實行跟單服務負責制,對于專業服務隊接收派單、登門服務、結束歸隊全過程,實行事前受理、事中調度、事后回訪跟單服務制度。經過六個多月的磨礪,123市民呼叫中心的管理體制和服務機制逐步走向成熟,在市民服務工作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多次受到市民的好評。
日前,位于瓦房店市瓦軸百貨商場附近的“城市花園”小區5幢住宅樓同時停電,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市民服務中心先后接到投訴電話8個,因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兩位夜班接線員馬上進入緊急狀態,在熱情接聽電話同時,對事件進行分析和確認,中心分管領導第一時間趕到呼叫中心,在與供電公司和瓦軸集團相關負責人溝通后,確認瓦軸集團是責任人,經過協調落實,小區恢復供電。從接到第一個電話到恢復供電,前后用時40分鐘,小區居民對市民服務中心工作效率給予了肯定,紛紛來電話表示感謝。
以上只是123市民呼叫中心諸多實例中的一例。中心負責人介紹,群眾利益無小事,來不得半點馬虎。熱線電話連接著百姓和政府,同時也考驗著我們駕馭工作的能力。無論收到市民什么樣的訴求,我們的接線員時刻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頭腦清醒,冷靜分析,堅持原則,靈活處理,做到用溫馨的話語感動人,用真實的感情感染人,用熱心的服務溫暖人,贏得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