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現代農業內涵與外延大大拓展,從生產前包括種子在內的生產資料的投入,到產后的收獲、加工、流通、貿易、營銷、服務等,不再僅局限于單一環節。
1、大型種業企業將變革為單品類作物產業鏈的服務商
國家政策已經亮明了“定向扶持”的方向標——推動種子企業兼并重組,堅持扶優扶強,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近些年大型企業在研發投入、兼并重組、基地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步伐明顯加快,直接導致了種業市場的高度集中,形成了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大型企業。大型種業企業將以單一或者幾類作物種子為銷售產品,變革為“為用戶效益提升提供一體化技術方案”的服務商。
隨著現代農業內涵與外延大大拓展,從生產前包括種子在內的生產資料的投入,到產后的收獲、加工、流通、貿易、營銷、服務等,不再僅局限于單一環節。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基本沿著三大方向發展:① 終端拉動合理化——市場需求,定點配送;② 技術指導標準化——設施建設、栽培管理全程標準化、可控化;③ 農資配套一體化——農藥、肥料、農機一條龍服務。越來越多的農民,希望得到從購買種子開始的全程技術服務,以保證品種最大效益的體現,所以引出渠道式營銷的革命,延伸服務的增值。
2、中小型種業企業將成為新興業態的服務商
2014 年10 月,阿里巴巴宣布啟動“千縣萬村”計劃,今后幾年其電子商務網絡將會覆蓋到全國1/3 強的縣以及1/6 的農村地區。“京東送種子下鄉”由京東提供農產品優質種子和優質種苗,由農民種植農產品,最后通過京東平臺銷售。這一閉環式的布局一旦形成,京東將把廣大農村打造成一個龐大的生鮮農產品生產基地。
聯想控股的佳沃集團與云農場合作,將構建以全產業鏈運營、全球化布局、全程可追溯為核心理念的現代農產品業務。中小型種業企業參與并整合到新興業態之中,并成為其聯盟企業,為新興業態服務將是中小型種業企業的重要業務。
3、零售商將成為企業為農民生產的技術服務員
目前中國蔬菜種業的銷售模式,依然是以多級代理的形式形成的銷售網絡,種業渠道商占據了種子銷售的較大利潤空間,同時各分銷渠道之間還存在沖突,協調或者保護渠道商的利益成為種業企業營銷的主要工作重點與難點。
以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非對等利潤的商業模式,在互聯網時代將必然被打破,盡管蔬菜種子作為一個再生產資料,因品種類型多、個性化需求多,在示范推廣上有其獨特性,需要終端經銷商提供各種服務。
在互聯網時代,未來蔬菜種業企業銷售網絡最顯著的變革將是扁平化,一是渠道直營化;二是渠道短寬化。這樣有利于企業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在分權的管理體制之下,各層級之間的聯系相對減少,各基層組織之間相對獨立。
將來的種業企業誰越接近消費者(種植農戶),誰越有可能賺錢。而現有的零售終端商必然要轉變服務方式,最終可能成為銷售渠道上的送貨商、技術實施的服務商。
4、蔬菜育種目標會發生哪些改變?
傳統蔬菜育種目標主要是針對高產、抗病、優質,這些目標更多是符合種植者的需求,未來發展將需要考慮收購商與銷售商的需求,比如耐貯運、長貨架期等。對消費者在口感、風味上的需求更加重視。同時易制種、種子質量風險低等也是育種家需要關注的重點。即使是針對種植者的需求,也將有較大變化,如適合機械耕作與收獲、輕簡省工的品種將越來越重要。由于通過全國不同生態優勢區域開展大流通蔬菜供給,對某些蔬菜品種的早熟性就不會像以前要求如此之高,但對品種持續生產能力要求卻更高。
由于蔬菜生產區域、生產方式、消費需求等各方面的多樣化及不可確定性,且育種家很難將各類需求聚合在一個品種上,這就決定了蔬菜品種的育種目標需要及時與市場對接,育種家必須積累豐富的育種材料,才能根據市場做出快速反應。通過品種優異性狀的創新來引領市場與生產變革,是蔬菜育種的最高境界。
5、蔬菜育種團隊如何構建?
傳統育種團隊主要由遺傳育種、栽培與植保等專業人員構成,一個不懂分子生物學的常規育種專家在未來團隊中的作用將有所下降,分子輔助育種技術將會改變原有育種的基本方法,高通量分子鑒定技術將部分替代田間選擇。
同時,未來育種團隊中將會補充分子生物學、采后、機械、生物信息學等人才。多學科復合型管理人才將在育種創新團隊中發揮領導作用,與產業鏈相關的輔助人才如品種測試體系、品種權保護與登記等,也是一個優秀種業企業不可替代的人才。通過構建流水線的育種平臺,將利于發揮多學科協同創新的優勢,大幅度提高育種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