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韓冬 通訊員 君君)今年以來,我市商務主管部門以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為中心,主動出擊、多措并舉,不斷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推動全市對外貿易創下歷史新高。
一是打造優質服務平臺,提高外貿企業競爭力。利用唐山外貿網、唐山商務之窗等網站建立交流互動平臺,實時提供信息服務;開拓國際市場展銷平臺;開展商務工作大調研”,建立了業務科室中層干部直接負責出口企業、建立聯系點等制度;加強人才智力服務,每年對全市千家進出口企業進行政策業務培訓,每季度邀請有關商務主管部門專家、高校教授、知名企業家來唐,為我市產業發展把脈支招。
二是夯實出口基地基礎,增強產業優勢。重點抓好現有兩個國家級(衛生陶瓷、科技興貿)、四個省級出口基地(陶瓷、板栗)和聚集區(鋼鍬、果蔬)建設工作。目前,基地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20%以上;擁有國家馳名商標18件,還涌現了隆達、海格雷、夢牌、華天成、栗源、紫玉、珍珠王等大批骨干企業和著名品牌;陶瓷、板栗等關鍵產業均建立了國家級檢測中心或省級以上技術中心和工程中心。
三是著力優化外貿結構,推動外貿轉型升級。為首鋼京唐、三孚化工、澤澳紡紗等8家企業進口的3692萬美元的先進裝備和短缺資源申報了進口貼息政策,推動我市產業升級;充分利用廣交會窗口作用,促進全市外貿產業轉型升級,與5年前相比,我市產品成交額增加了3倍,參展產品自主品牌率達到了92%以上,全市對外貿易實現了質的提升;大力推動服務貿易發展,確定了300多家國際服務貿易企業和136家服務外包企業,初步建立起了我市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隊伍,目前我市認定的服務外包企業136家,名列全省之首;積極為服務外包企業爭取項目資金,幫助唐山首信等5家企業爭取服務外包專項資金215.11萬元,占全省的1/3。
四是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改善外貿環境。我市作為第一批進出口許可證延伸打印試點城市,實現進出口商品許可證本地辦理。今年1月至今,市商務局打印、發放出口許可證38份,涉及合同金額2.9億美元,服務企業8家,受到企業一致好評。此外,加強貿易摩擦應對,維護了我市陶瓷產業發展。
五是加強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做好政策保障,有效解決了我市企業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情況,同時促進了企業融資的便利,幫助企業有效應對了出口風險,保持了我市外貿出口的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