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描繪了未來十幾年鄭州服務業發展藍圖。到2020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接近1000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
后年服務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
我市定出的服務業發展目標是:2014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2016年突破41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1%以上。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接近1萬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左右,現代物流、商貿、金融、文化創意旅游、高技術服務和房地產業增加值達到千億元以上,形成以六大千億元級產業為支撐,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各類產業互為補充、有序推進的服務業發展新格局。
為實現這些目標,我市將強力實施3551”工程,即:布局建設30個產業逐步集聚、具有一定規模、特色鮮明的服務業集聚區;大力扶持50家主營業務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服務業企業;加快培育50家業態層次高、發展速度快、發展前景好的服務業企業;每年抓好100個輻射力、帶動力、影響力較大的服務業重點項目,推動全市服務業跨越發展。
著力打造七大支柱產業
物流業:2014年該產業增加值達到380億元,2016年突破500億元,2020年突破1000億元,成為覆蓋中西部、輻射全國、連通世界的陸港城市和國家現代物流中心。
措施保障:重點建設國際物流園區、航空物流園區、新鄭華南城綜合物流園、中原家居物流園、中牟汽車物流園、滎陽大宗物資及農副產品綜合物流園6個專業物流園區,合理布局建設各類縣級物流節點。
商貿業:2014年增加值達到760億元,2016年突破1000億元,2020年達到2000億元,建成國家現代商貿中心。
措施保障:積極推進商貿中心建設,布局規劃1個國家級商貿中心、3個中原經濟區商貿中心。五年內商業零售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農貿市場、社區便利店分別達到100家、3000家。
金融業:2014年增加值達到460億元,2016年突破600億元,2020年達到1000億元,成為國家區域性金融中心和總部經濟中心。
措施保障:在鄭東新區規劃建設鄭州龍湖金融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后臺服務中心、結算中心、管理中心。鼓勵和引導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在各類集聚區設立金融服務站。
文化創意旅游業:2014年實現增加值230億元,旅游總收入880億元,2020年分別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基本建成國家文化動漫創意中心、國家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措施保障:依托商城遺址、大河村、西山和裴李崗等遺址文化,圍繞黃河、黃帝、少林、商都和天地之中等歷史人文景觀,打造一批有中原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和品牌。以黃河生態旅游風景區、康百萬莊園、黃帝故里等為重點,爭創國家5A級景區。
高技術服務業:2014年實現增加值370億元,2016年達到500億元,2020年突破1000億元。
措施保障:強力推進與高技術服務密切相關的物聯網工程和無線城市”、數字鄭州”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集交易、電子認證、在線支付等為一體的第三方電子綜合服務平臺。
房地產業:2014年實現增加值250億元,2016年突破500億元,2020年突破1000億元。
措施保障:積極推廣組團式地產開發模式,重點發展城市綜合體、居住地產、商貿地產、空港地產,實現與都市區快速交通、水系建設和森林生態的聯動發展。
公共服務業: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
措施保障:合理布局各級行政服務和公共文化服務區,加快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行政服務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建設一站式服務的社區服務中心;培育和發展家庭保潔、殘疾人服務、老年人護理等多種類型的社區家政服務。
打造服務業核心增長點
加快中心商務功能區建設。以鄭東新區龍湖區域為核心,規劃建設鄭州龍湖金融中心,打造以金融業和總部經濟為支柱的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培育和引進各類產權交易機構、跨國公司區域性結算中心、第三方支付平臺企業。
加快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根據我市城市定位、產業發展狀態和區位優勢,合理布局服務業集聚區,重點抓好6類、30個服務業集聚區。
加快特色商業街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18個縣區商貿中心、20條特色商業街;布局建設30個大型城市綜合體、20家五星級酒店。加快推進經開區先進制造業新城核心商務區、航空港區鄭港四街商業帶等商業街區建設,盡快形成一批特色商業街區。
加快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抓緊完成白沙公共文化服務區、西流湖公共文化服務區規劃,合理布局科技館新館、市博物館、市美術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建成集公共文化服務、行政審批便民服務等于一體的公共服務示范區。
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
意見規定,對一般性服務業企業降低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除法律、行政法規和依法設立的行政許可另有規定的外,一律降低到3萬元人民幣,并研究在營業場所、投資人資格、業務范圍等方面適當放寬條件;對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未做規定的服務企業登記前置許可項目,各級工商部門一律停止執行。
意見指出,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實現商業用電價格與一般工業用電價格并軌,對列入國家鼓勵類的服務業用水價格基本實現與工業用水價格同價。力爭到2020年,在中部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本地服務業龍頭企業達到50家以上,培育本地高成長性服務業企業50家以上。
培育提升三大高成長性產業
中介服務業——大力引進和培訓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強、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介服務品牌機構。探索創新中介行業管理模式,通過產業鏈整合,提升綜合經營優勢。
會展業——每年引進2個以上國家級品牌展會,培育10個本地自主品牌展會。力爭2014年展覽總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2016年達到260萬平方米,2020年突破400萬平方米。
服務外包業——積極申報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依托中部軟件產業園、河南省軟件園、鄭州信息產業創意園區等,重點發展軟件開發和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研發設計外包、物流外包、金融后臺服務外包、業務流程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