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重慶市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成果在北京發布,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凌月明在這次發布會上提出,為了將重慶打造成前沿的外包城市,重慶將著手打造四大產業環境,努力構建三大產業集群,將確保重慶的軟件產業和服務外包產業高端化可持續。
重慶北部新區副主任韓寶昌、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董乃軍當天還接受了媒體采訪。在談及重慶外包服務園區與北京、上海等地的競爭優勢時,董乃軍坦陳地指出:我們起步晚但是我們起點高,離岸的非語言的我們可以承接,現在比如說做對日的呼叫中心沒有問題了,因為日語在中國現在,在東北和重慶的人才比較多。”
以下為韓寶昌、董乃軍訪談記錄:
提問:重點區域的核心的外包服務的點在哪?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董乃軍:每個園區都有自己的定位。我們今天的三個園區都有這個定位,韓主任是兩江新區,他們是做兩江的軟件園,做金融中心。西永是有微電子當然也有IT產業,永川我們主要是BPO的產業基地,主要是圍繞重慶發展的總部基地,尤其是圍繞金融中心,永川明確做兩塊,第一做呼叫中心的產業鏈,從呼叫中心的前端到后端。第二圍繞經濟中心來打造金融后臺服務中心。這塊就是做三個中心,客服中心,數據處理中心,永川主要是依托西部最大的職教城,因為重要的職教北有天津南有成都,所以依托于職教豐富的資源,定位也是圍繞重慶的戰略融入大重慶對接大成都,所以我們做的主要是BPO的產業集群。韓總他們是做高端,我們是做中低端的。
提問:重慶不像上海和其他的城市,它有基礎,比如說你想做金融的后臺服務,它本身是金融中心做起來很順其自然,是重慶是一個老工業基地,會感覺到很多業務都是外來的,不是自然延伸,好像是我規劃好要這兒做,有沒有一個基礎的延伸的感覺?因為所有金融公司的總部,都不在你那,你怎么做?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董乃軍:北京是以行政總部在北京,上海是要素的市場,你比如說證券市場等等,重慶是結算類的。兩江新區成立以后,包括跨國公司,有亞泰區的結算總部也有中國區的結算總部,引進到重慶,重慶這塊專門是做了一個規劃,重慶是結算中心。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惠普亞太的結算中心從新加坡移到了重慶。還有中美大都會人壽從香港也移到了重慶這塊是重慶著力打造的。
另外重慶著力發展的也是三個板塊,銀行、證券保險,同時還提出一個非銀行類的金融機構,比如說中要企業的銀行還有擔保公司,租賃公司,小的擔保公司,這是重慶大力做的。第三,重慶構建了三個市場,第一個是非上市公司在這做股權交易。第二重慶水產品和農產品交易市場。第三票據交易市場。有一個數據,最近我們的金融機構的加速已經超過程度,原來是程度最多。第二個入住的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也是最多的。再一個我剛剛談到的有很多企業總部結算要放在這,不是公司的總部,而是結算中心。這是因為重慶設立兩江新區以后,在這一塊有很多要素配置,必然要轉移。
提問:還有很多人一提到軟件外包就想到很典型的東軟、中軟,還有納斯達克上市的創新中心,他們都是超過十萬的公司,我們大家的印象都是這樣的,那重慶的軟件外包也是這樣嗎?你們瞄準的是大公司嗎?
重慶北部新區副主任 韓寶昌:我補充一下,一個是你提到園區定位,第二產業發展方向的問題。從園區來講各有各的定位,介紹得比較復雜,但是定位應該是比較清晰的,北部新區我們總相對高端一點的,IPO、BPO、EPO,相對來說我們在引進BPO和EPO方面的產業比較多。比如說去年就引進了全球服務中心,這就是BPO業務流程外包。另外像中冶賽迪,它實際是BPO加KPO知識流程外包類型的企業,而且離岸外包的金額可以說是每年都成倍增長,今年2000多萬美金,明年可能做到5000多萬美金,這樣的企業是我們的重點。
提問:中冶賽迪主要是把什么拿出來?
重慶北部新區副主任 韓寶昌:冶煉、系統集成、智能樓宇都是它可以做的,包括企業的ERP。
提問:因為這次做規劃會找了三個園區過來參加,想問一下,剛才幾位也介紹了分別的一些特點,但是我想重慶市的目的是希望把這三者形成一個合力,這方面您能不能談談?三者如何結合起來互相彌補?怎么發展?
重慶北部新區副主任 韓寶昌 :應該說我們園區之間聯系比較多,有時候項目也存在著互相的推薦,更適合哪個園區,有些項目可能對園區的配套環境要求相對比較高,包括住宿的地方,工作交通的距離,整個對大學人才就近的獲取性,可能都有要求。這樣我們園區之間就有所不同。
提問:咱們重慶要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可能關注的市場主要是集中在日本還是歐美的市場?像呼叫中心。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董乃軍:我們現在主要是抓住國內的,因為國內的服務外包發展很慢,北京、上海原來擺在一線城市的呼叫中心產業鏈也多,但是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他們沒有核心競爭力,尤其是人力成本,因為他們是在一線城市。面臨再次轉移的問題,如果轉移到二線城市還要面臨二次轉移。這一點的話就必須一步轉移到二線城市,這是第一個瞄準對象,國內的二次轉移基地。第二,我們起步晚但是我們起點高,離岸的非語言的我們可以承接,現在比如說做對日的呼叫中心沒有問題了,因為日語在中國現在,在東北和重慶的人才比較多。歐美是第三步,做歐美的呼叫中心,北京也有,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信息安全和語言,尤其是語言解決不好。所以我們現在首先是瞄準國內的,國內有很大的通訊企業也好、銀行也好,都是紛紛向西部,尤其像城市那種城市來轉。
我們是希望把離岸外包不斷的做大,而且這幾年的速度會比較高的增長,但是還是需要很多努力,因為歐美是大市場,美國占到50、60%,歐洲30%左右,日本10%幾左右,這一大塊就80、90%了,所以我們努力的方向是在這。
提問:我還關注一個人力資源的問題,前幾年因為是金融危機,很多企業倒閉,勞動力都返鄉回到西部去,那現在他們的企業又好起來了,西部的人肯定往東部跑,如何解決勞動力的問題?還有在政策吸引上如果做到可持續性?
重慶北部新區副主任 韓寶昌:實我了解人力資源如果相同的收入水平,肯定西部的人才更愿意留在西部,甚至少一些都愿意留在西部。因為你在東部畢竟生活成本比較高,一個是租金的成本,一個是生活其他方面的成本。所以我最近幾天也跑了幾家互聯網企業,不少重慶本土出來的人才,他們都想紛紛回到重慶,回到家鄉發展,這是我了解的目前的態勢。當然我們肯定也會創造一些政策,比如說在安居樂業方面,比如說買房子,子女就學,我們最近出臺的一些政策都對這方面有覆蓋。
提問:我為什么會提第二個政策性的問題,因為我前兩年去東部采訪的時候,很多企業都說在這提供他們兩年的免稅,免稅期完了以后他們企業就走了,留下的空的廠房特別多,咱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重慶北部新區副主任 韓寶昌:從東部反流回鄉的特別多,以前是出去打工,現在是回家創業。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能不能提供這么多創業平臺的問題?你比如重慶市市里出臺的政策吸引就業的,這不管是對就業,對他本身在園區的成長和持續發展,我們留下的話,補貼,大學生學校要有補貼,企業也有補貼。但是以前只補貼企業,企業享受完了有走了,現在是讓他獲得繼續發展的能力,你比如說你從一個臺階到另外一個臺階,現在出臺政策了也給補貼,這樣就獲得了員工持續發展的能力,就是讓他對這個地方有認同感,能夠留下來。我們最近出臺一些政策,從住房子女上學等等比沿海的條件好得多,配套能力也強,應該說生活的幸福指數肯定要比沿海高得多。
提問:我還要繼續人力資源的問題,因為當時我在無錫采訪的時候,就是說低端人才好培養,好做,他們現在缺的是項目管理型的經理他們怎么做?就是到全國一線城市去招。重慶也會遇到這個問題,缺乏領導一個團隊的人才,這個人才你們怎么去做?
重慶北部新區副主任 韓寶昌:上午沐主任已經介紹過了,這是面臨的很大的問題。現在重慶包括我們園區也在思考,現在有幾個途徑,第一個像沐主任說的挖,就是通過政策吸引。第二是引進大的企業并購,或者引進大的企業落戶引進一個大的企業落戶了那他的團隊肯定會過來。第三培養也是一個途徑。比如說現在我們市里出臺政策,凡是架構師也好,我們政府和園區一起打造。比如說去年我們放了30個到日本,到NEC里面去,政府補貼一半,公司補貼一半,這個人不回來也沒問題,但是你相信他隔幾年以后絕對是我們的發包商了。還有比如說我們30個學生回來了25個,留下了5個,這5個逐漸成為他的骨干以后也被我們所有。這一塊我相信全國都面臨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最核心的,外包的領軍人才一樣,有幾個領軍人才可能帶來一大批的資源。
提問:現在永川這邊的標桿是什么?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董乃軍:我們現在剛起步,呼叫中心引了幾個,在國內規模最大的呼叫中心外包提供商山東泰盈科技剛剛落戶。還有移動電信的中信通12582。銀行我們做了重慶本地的幾家銀行,外地銀行正在洽談。但是多數都是小的公司,還需要培育,要有一個過程,因為外包公司發展很快,現在只有一、兩百個人,但是幾年以后成長很快。
提問:現在市政府拿出財政收入的多少來做投入?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董乃軍:實質上我們目前來講主要是園區自己投入。
提問:那你們靠什么?比如說永川的,永川區政府融資嗎?
重慶北部新區副主任 韓寶昌:我們當然是多方資金,園區運作多方投入。這不好算,如果算直接投入的話,那肯定是稅費的補貼。間接的很多,比如說人家來了,我們對房子的稅費,契稅的減免,子女就學方面,道路各方面,算起來不小,這方面我們投入不小,應該都是以億計的。謝謝你們!謝謝你們關注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