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的金融中心”爭奪中,有一個問題需要沉思:中國究竟需要多少的區域金融中心?
重慶和成都關于西部金融中心”的競爭突起波瀾,是因為西安的加入。
在東部的金融中心建設掀起大潮又基本歸位之時,西部的爭奪才剛剛開始。重慶打造長江中上游金融中心”、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西安構建區域性金融中心”⋯⋯在一系列概念定位的背后,關鍵詞其實只有一個——西部金融中心”。
其中,西安是個出乎預料的競爭者,但又似在情理之中。西安市陸續提出,打造以西安為中心的金融中心”,出臺《加快金融業發展30條意見》等一攬子金融發展計劃,成渝兩地的西部金融中心夢正面臨著西安的挑戰。
在國家政策層面,重慶和成都已借2007年的國家綜改區批復令箭傲視西部,而2009年國務院對于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的批復,讓其核心城市西安在政策層面與成渝兩地基本拉齊。西部城市建設上業已形成西三角”格局,而在各自的金融訴求上,會否也形成一個金融等邊三角形”?
西部:誰領金融中心?
現在西部這些城市之間,發展經濟方面實際上存在著相當明顯的競爭,重慶建設全國最大的保稅區勢頭很猛,成都的發展也是如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說,溫家寶總理也針對西部地區特別指出,要扎實推進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等經濟區發展,充分發揮重慶、西安、昆明、南寧等大城市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為戰略高地。”
其中,西安還擁有格外的一層光環,這是在一個嶄新的背景下展開的。
2010年8月,西部大開發政策啟動十周年之際,中央下發了《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其中有五處直接提到西安,明確要支持西安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同時還提出支持西安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的建設,支持西安與重慶、成都加強區域戰略合作,支持西安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
與此同時,在這幾個城市發展金融中心的定位上,也漸次有了清晰的表述和微妙的不同。重慶提出建設長江中上游金融中心”,成都劍指西部金融中心”,而西安先是在幾年前提出西部重要的金融城市之一”,眼下也直接提出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中國銀監會融資性擔保工作部副主任文海興,曾在掛職南寧市副市長期間提出并直接領導南寧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工作,他以自己的觀察分析說:國內一個城市要建設成為區域性金融中心,就必須要爭取到國家的支持,特別是具體政策支持,有一個比較寬松的政策環境,提高了城市競爭能力,才能夠爭奪有限的金融資源,從而在建立區域性金融中心中把握先機。”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認為,西部各城在實現金融中心夢想的競爭中最重要的變量是差異化”。成都發展移動電子商務的案例讓他印象深刻,其核心原因是成都不與杭州和阿里巴巴[13.58 -2.44%]爭奪電子商務高地,而調轉方向主攻移動電子商務”。
他注意到,中國銀聯與成都市政府簽了戰略協議,謀局發展電子商務移動基地。你成都還要再搞電子商務能搞得過阿里巴巴嗎?肯定是競爭不過馬云的,所以就決定搞移動電子商務,這就搶得先機了,選點要有‘舉一發而帶動全身’的效用。”
盡管競爭者眾,但重慶和成都兩個傳統城市的優勢并不容易超越。中國工商銀行[0.00 0.00%]城市金融研究所周永發副所長分析說:去年成都全市的GDP1萬多億元,而整個陜西省的GDP才8600多億元,從規模上來說,整個陜西,跟四川是沒有辦法比的,現在成都已經是國家金融機構最為集中的第四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之外,就是成都。”
我們追趕的速度也在加快。”西安市副市長黃海請明確提出西安的訴求。他舉例說,在上市融資這塊,今年西安在國內外上市已經50多家,其中在國內上市20幾家;今年創業板的上市以城市而論,西安市可以排到全國前六名。
成渝的西部”辯證法
成渝居于西南,但其金融已隱隱有全國影響力。在此輪西部的金融競流中,優勢的關鍵詞是基礎”和政策”。
成都和重慶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啟動要比西安早、建設的時間長,而且成都和重慶功能區的建設目標定位都非常明確,推進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張承惠分析說。
從2007年國務院批復成都、重慶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這里已注定成為政策高地,被稱為新特區”的綜改區方案,成為眼下最具含金量的區域政策,2009年國務院對其方案的批復讓成渝正站在這個高地上。
以重慶為例,綜改區和‘兩江新區’的政策疊加,使其具有絕對的政策優勢。”張承惠注意到,重慶的金融商務區就位于兩江新區的核心位置,重慶比西安甚至成都都享有更加有利的支持,比如離岸結算中心的設立,保險的創新試驗區等等。
就成都而言,除去同樣具有國家級的政策支持外,張承惠認為,成都的金融后臺服務基地和金融外包基地已成規模,且已具全國影響力,這與西安和重慶相比優勢顯著。
重慶在2008年12月組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土地交易所,進行農村土地的地票交易。這個體現了國家綜改區試驗領風氣之先之舉,盡管更多是其在土地配套政策方面的率先探索,但是其要素證券化的改革思路,也切入了金融改革領域。
以此交易所的成立為先,成都和重慶各類交易所迅速到位。這兩個地方甚至有了將不同交易機構集中在同一所大廈取名叫‘交易大廈’的規模,相比之下,西安的要素建設明顯落后于成都和重慶。”張承惠說。
周永發說,國內外的大型金融機構,去了西部以后,都往成都去,最根本的是成本問題,成都的人力資本便宜、土地便宜、經濟總量比較大,這些是核心吸引力”。
但西安并非沒有優勢,與成渝兩地金融先行傳統”相比,西安的深層傳統優勢”尚未彰顯。長期關注區域經濟生態的華高萊斯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忠說,跳出西安看西安,就可以得出西安的兩個巨大優勢。
一是西安具有極高的國際知名度,國際上提到西安幾乎誰都知道,而知道成都和重慶的人則少得多;二是從國際上發展金融中心的人文地理淵源上看,能形成金融中心的,實際上它的基礎不是自然地理學,而是人文地理學。西南人和西北人應該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西安已經事實上成為一個西北的地域中心。”
其實,在西安市參與的西三角金融爭奪戰”中,也不乏其他潛在競爭者的參與。陜西省內的榆林依托能源優勢在謀劃能源金融發展,西北地區的甘肅蘭州和寧夏銀川也在奮力上游。
但李忠認為,西安不必擔心來自于甘肅、寧夏等地的競爭挑戰。什么原因呢?凡是能成為金融中心的地方,當地一定有一個很好的財經學院,成都和重慶能崛起,跟當年的西南財院也是有重要關系的,蘭州和銀川的人才基礎不足以支撐它成為金融中心,但西安是絕對可以的。”
西安的追趕
已具相當金融基礎并有金融立市雄略的西安,明確提出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眼下的情勢是追趕上溯,同時也像一種基于深厚底蘊的發展宣示。
西安市委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開展建設金融中心的課題問計求策,已經做到了第三個。陜西省和西安市發展西安金融業的決心隨處可拾。
2009年,西安市政府金融發展專項資金500萬,而2010年上升到一個億,一年漲了20倍,估計明年這個力度還會加大。”西安市副市長黃海清介紹說。
黃海清說,西安的金融總量,在西三角”重慶、西安、成都之間不是最大的,但是金融對經濟總量的貢獻程度卻是最高的,這樣一來,金融立市的基礎就有了。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西安金融已經成為西安的支柱產業。”
我們現在還不是西部的金融中心,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從空間上講,第一,它是西北絕對的金融中心;第二,它是黃河中上游的金融中心。”黃海清很清楚這樣一個數字,西部12個省市中,2008年,西安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6.9%,2009年到了7.3%,估計今年能達到7.5%左右,這在12個省市中遙遙領先。”他說,超過5%就可算支柱產業,金融已是西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個強大的引擎。
劉世錦則表示,西安是西北地區通往中原、華北、華東的門戶樞紐,很多路已經修通了,這個樞紐是真的,不是理論上的,也不是一種潛力,而已經是實實在在的了”。
西安市的存貸款占了西部五省省會城市存貸款的一半左右,48.5%,”這一數據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印象深刻,沒想到已經達到這么高的比例了。”
在各種定位和標簽紛擾的爭奪中,對于西安而言,有一點毋庸置疑——西安是西北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李忠說:西安發展金融中心,它的實際發展肯定既不是西安的金融中心,也不太可能是西部的,最有可能是西北的。”
對于西安而言,還有一個大的政策節點。2009年6月23號,國務院正式批準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該規劃是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第一次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高度。
經濟區包括陜西的七個城市,加之甘肅的天水,覆蓋的面積接近8萬平方公里,人口3000萬人,它輻射了陜南、陜北、甘肅、河南、甘肅的一部分,而西安正是其中的核心。
西安市在開發區帶動戰略”下,已經在推進五區一港兩基地”的建設,其各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額占到了全市的2/3左右,而浐灞是其開發區中的一個亮點,其西安中心金融商務區”的定位昭示其已成為西安發展金融的最重要載體。
文海興認為:打造中央金融商務區是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浐灞的金融區建設也正是這種思路和做法。”
陜西省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李忠民表示,2008年陜西省就提出,以構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為目標,建設浐灞金融商務區這么一個明確要求。
浐灞生態區管委會主任楊六齊介紹,金融商務區建設的目標是到2020年,區內金融業增加值將達150億元,占西安市金融業新增部分的50%以上,占陜西省金融業新增部分的30%以上,對陜西金融業發展貢獻率達到20%以上。而眼下,管委會給區域整個的配套和環境建設投資已經完成了100多億,預計今年總投資量是140億,現在看起來最后能達到這個目標。”
華高萊斯李忠認為,西安的深層核心資源應該是地利”,西安是一塊長期沒有兵荒馬亂的安寧的腹地,也沒有發生過很大的自然災害。而金融行業對數據的安全性和系統的穩定性有著重要的訴求,西安應該將這個特點說出去廣而告之,不要拘泥于把西安跟重慶、成都直接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