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區位優勢。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區緊鄰徐州高鐵樞紐客運站,京滬高鐵、徐蘭客運專線將于2012年建成通車,屆時將形成濟南、南京、鄭州的1小時經濟圈,北京、上海、西安的2小時經濟圈。作為兩條高速鐵路的交匯點,服務外包示范區將率先迎來高鐵經濟時代,擔當起北京、上海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區域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暢通將大力推動開發區服務外包產業的迅猛發展。作為服務外包重要的基礎環境之一的通信與網絡在徐州得到了穩定而快速的發展,2008年徐州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368.8萬戶,寬帶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8.08萬戶。
二是人才優勢。徐州科技教育發達,科研實力較強,科技進步總體水平連續多年在淮海經濟區處于領先地位,擁有高等院校12所,在校學生近十萬人,中等專業學校11所,在校學生3.34萬人,獨立科研院所3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8家、民營科技型企業708家;擁有科技人員近30萬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人員8200人。高等院校擁有數和在校學生數在江蘇省僅次于南京,是淮海經濟區乃至江蘇省普高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發展的高地。
三是科技優勢。徐州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和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也是江蘇智能化工程機械產業基地、江蘇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建有11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在蘇北率先啟動建設生產力促進中心,加大企業科技創新扶持力度,搭建了工業設計、金融擔保、認證檢測、留學創業、人力資源、企業技術創新等多個自主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全區通過復核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市的50%。
四是市場優勢。現有雄厚的產業基礎為服務外包提供了直接和間接的廣闊市場空間,開發區即將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服務外包發包中心。全區擁有各類大、中型企業2000余家,形成了裝備制造、新能源、現代物流、電子信息、食品醫藥、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集聚了卡特彼勒、蒂森克虜伯、圣戈班、利勃海爾、維斯塔斯等一批大型跨國公司。在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今年1至11月份,全區業務總收入增長39.3%,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4.9%,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2.88%,工業用電增長117.2%,實際利用外資居蘇中、蘇北省級開發區第一位。
五是環境優勢。國際服務外包示范核心區位于金龍湖畔、珠山生態公園北側,與金龍湖小鎮為鄰,這里優美的自然環境必然成為科技精英的神往之地。
六是服務優勢。為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徐州經濟開發區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的意見》、《關于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扶持意見》(試行)、《關于建設高素質科技領軍人才隊伍的人才政策》、《關于支持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業的人才政策》和《關于支持優勢骨干企業的人才政策》等政策措施。設立了專項發展基金,用于企業參加國際軟件認證、人才教育培養、公共技術服務設施建設;將服務外包納入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考核體系,并分別按外貿發展基金要求和招商引資獎勵辦法進行獎勵。對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可提供三個一百”,即為服務外包領軍人才免費提供100平方的住房、100平方的辦公場所和100萬元的扶持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