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務流程外包領域,特別是離岸外包,目前人們正在把大量的興趣放在摒棄全時工作當量”( full-time equivalent,FTE)計費模式上,FTE模式就是為業務流程創建一個團隊并依據所耗費的工時和材料取得整個團隊的報酬。而許多買家和賣家過去更愿意按照交易業務數量付費或獲得報酬。
在這兩種付費模式下,從長遠觀點看,敏捷方法,例如敏捷軟件開發和持續過程改進也許是這類服務中的買賣雙方長期成功的要訣。
適宜的方法
對于任何從事外包或離岸外包的人來說,即使是第一次,敏捷方法也許都是高效做事的、比傳統方法更好、更為適宜的方法。不管軟件開發還是業務流程執行,通常,外包服務的買家和賣家在他們使用的內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敏捷軟件開發和持續過程改進為雙方提供了不斷調優以適應彼此間的這些差異的機會。由于這類服務的買家的要求和堅持,軟件開發的傳統方法差不多總是會達成一些固定價格合同。但是,從長遠來看,敏捷法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并不昂貴的解決方案。這是因為由于頻繁的發布與測試所帶來的更為強化的反饋循環使他們得到了一個服務能力和適應能力更強的解決方案。
消除交流鴻溝
英國文人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曾經嘲諷地寫道:英國和美國是被同一種語言分開的兩個國家。”如果對于英國尚且如此,你就能夠想象出美國和印度或者美國和菲律賓之間在語言上的差異了!除了語言之外,差別還在于時區、文化和工作習慣方面。這樣,溝通交流便成了一個主要的瓶頸。快捷軟件開發能夠確保用頻繁的發布去迅速消除交流的鴻溝。如果你要用六個月時間去收集需求和進行設計,那么在軟件開發開始之前,再去解決交流障礙也許已經太遲了。外包中在持續過程改進和精益六西格瑪上所做出的努力,能夠迅速消除業務流程外包中的交流障礙。
完美源于迭代式流程
不管是軟件開發還是業務流程外包,當兩個全然不同的機構在一起工作時,只有盡可能多地反復運用那些你會打算投入精力的反饋環,才可取得成功。敏捷軟件開發和持續過程改進,給外包服務的買家和賣家雙方提供了一再實現完美的機會。持續過程改進包括迭代式過程改進中的計劃-設計-收集-行動(Plan-Design-Collect-Act)循環,即PDCA循環。
積累行業經驗
只有在服務的賣家不僅僅是在執行一個項目或流程而是在積累這一領域的行業經驗的時候,服務商才能改為使用敏捷軟件開發方法或者根據業務交易數量來收費。如果你已經為許多銀行構建過銀行業務軟件解決方案,那么軟件開發解決方案的買家會更加傾向基于工時和材料付費,而不會堅持固定價格合同。如果你已經為不止一家公司處理抵押貸款業務,那么你就擁有足夠的行業經驗自信地轉變為按業務交易數量收費的方式。
對變化的響應能力
軟件的需求隨著時間而改變。由于競爭的壓力以及法律上的變化,業務流程也在天天發生著變化。如果一項新的法律頒布,給予借款人更多的保護,票據托收流程就會突然間發生變化或者需要執行一些附加的處理步驟。為了使開發工作量與需求變化同步,在外包軟件的開發過程中,需要使用敏捷法。一旦突然出現新的需求,傳統方式的開發方法將會備受煎熬。你必須將這些變更請求文檔化,也許不得不對那份固定價格合同進行重新談判。通過重視不斷的變化和改進,精益六西格瑪和持續過程改進會構建一個環境,在這一環境下,變化是可預期的,而且是慣常之事。如果業務流程發生變化,組織會快速順利地對變化做出響應。
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
與你的軟件開發服務商建立一種合作伙伴關系,能夠使你在下一個大的軟件開發項目到來的時候變得更容易和做得更好。你的服務商也許已經具備了很好完成新項目所必備的多方面的知識。對于服務商來說,從現有客戶那里獲得新業務要比與新客戶達成交易更加高效和更加有利可圖。這同樣適用于BPO。如果你已經在為你的保險行業客戶打理保險理賠流程,你或許業已具備了處理保險業務流程所必要的許多知識。你或許已經熟悉了你的客戶的交流方式,方法和途徑等。
構建品質
乍看起來,敏捷法能成就某些有悖常理的東西。事情做得快,但卻又更好。這只是在你抱定自己的一個錯誤假設之后才會有的違反直覺現象,這個錯誤的假設就是:優質就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敏捷方法能夠解決人們交流方式上的各種嚴重問題。他們通過快捷的反饋環以盡早糾正偏差來解決人們溝通上的問題。在敏捷開發中,軟件質量是通過有著更多的開發循環及隨后的更多測試循環這個唯一的事實得以保證的!當然,利用精益六西格瑪和業務流程的持續過程改進,其全部的理念就是對所有流程同時進行全方位的改進,包括,速度、成本和質量。這就是讓這些業務流程變得敏捷的精髓所在。
在軟件研發和業務流程外包中使用敏捷法是必然的,尤其是如果這類服務的買家想要對花費在這類工作上的資源進行優化,而這類服務中的賣家想要與那些低成本國家展開有效競爭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敏捷法在許多的方面比傳統方法更好。了解這其中的奧妙有助于使你付出的努力得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