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日前透露,中國軟件人才結構呈典型的橄欖型,既缺乏掌握基礎專業知識的初級軟件工程師,又缺乏熟悉客戶語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國際規則、具有國際市場開拓能力的軟件高端人才。人才結構性短缺已成為制約中國軟件業發展和產品出口的瓶頸”。
王超在中國工程院召開的中國軟件產業產學研合作座談會上說,中國現在的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和企業的實際需求是脫離的。軟件人才現在大部分來自于高校畢業生,很多人掌握了高校里傳授的知識,但在實際應用上缺乏經驗,難以滿足企業和市場的需求,造成了軟件人才在供需方面的矛盾。
王超表示,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出現了一些變化,企業招聘員工的門檻有所提高,這對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產生很大壓力。
據悉,為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人才的培養,2006年起商務部就開始實施服務外包千百十人才培訓工程。教育部、商務部今年還聯合下發意見,提出力爭在5年內培養和培訓120萬服務外包人才,新增10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現2013年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300億美元。(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