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石油城市,大慶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撼動。2年前,在政府主導下,這座城市開始涉獵服務外包,卻似乎有些意料之外。然而得益于石油石化龍頭產業的帶動效應,這塊業務發展迅速,今年大慶服務外包預期收入將達60億元。
在信息化的沖擊下,每個行業都在被軟件”所滲透。并非綜合性城市的大慶由此也找到了轉型契機,作為國內開發最早、規模最大的陸上油田,石油石化信息技術服務的實力是大慶獨特的優勢。 事實上,近年來這座石油城市始終在探索轉型之路。在上世紀90年代,非油產業的產值只有30多億元,但去年,這個數字已經將近翻了五番,達到800多億,非油產業已經占到大慶GDP的將近40%。而當地政府的目標是,三年內實現非油產業與石油產業各占50%左右。
其中,服務外包產業已經作為當地接續產業的增長點和經濟轉型的突破點、支柱產業進行培育。
石油外包”群興起
從大慶明達韋爾信息系統服務有限公司的成長中可以窺見大慶石油外包”的興起。董事長劉明在接受包括CBN記者采訪時回憶,他是在油田工作了11年的老石油人”,2003年和兩位同事下海創業,開始提供較為初級的油田信息服務,從2005年起專業做石油勘探的軟件外包業務。
大慶市在2000年左右提出了數字油田”的概念,此后,信息化開始進入石油領域。這個起步也同步于中石油在2000年初提出的信息化戰略。此時,油田中一批既通曉軟件開發,又擁有石油石化工作背景的人員開始開拓油田相關的服務外包”業,為油田開發項目提供信息軟件供應到硬件維護的一系列服務工作。
一般的行話,石油技術比上天技術還復雜,我們只能服務于某個關鍵環節。”劉明說。明達韋爾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公司定位,在石油勘探開發初期,對地質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加工的服務,目前服務中石油在海外參與開發的油田項目。
石油行業業務鏈條很長,上游從事的業務包括原油、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中游主要是油氣的存儲與運輸,下游則涵蓋煉油、化工、天然氣加工等流程型業務及加油站零售等產品配送、銷售型業務。借助信息化技術降低成本、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成為決定石油企業競爭力的最重要衡量指標。
因此理論上,服務外包在油田油氣的各個領域都有市場。目前大慶發展服務外包起步雖晚,但在短短兩年中,當地已經形成一批獨具特色的應用軟件提供企業。他們與明達韋爾一樣,專注于某個環節開發,比如德瑞克軟件公司的勘探開發繪圖軟件、拓普公司的油藏描述軟件、澍匯公司的測井軟件等等。
此外,大慶三維公司的力控”監控組態軟件不但在石化企業有廣泛的應用,還成功應用于神五”和神六”飛船的燃料注入系統。目前,中國軟件(600536,股吧)行業協會下屬唯一的油田勘探開發應用軟件分會已落戶大慶。
大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崇胤告訴CBN,落戶大慶的服務外包企業中,與石油石化領域相關的占據了半壁江山。
整合成城市品牌
這些由市場自發推動形成的企業群體,在政府的推動下開始有意識地形成城市品牌。
過去這一塊的業務都是以各公司的名義零散經營的,因此品牌優勢無法發揮出來。目前,大慶已經通過大型石化企業成立的服務外包管理機構和辦事機構,來整體領導、組織、協調產業發展,并且制定了發展方案,整體對外打一個'大慶’品牌。”大慶市招商引資辦公室副主任張鳳良接受CBN采訪時曾經表示。
張鳳良認為大慶如果今后將石油外包”作為一個整體推出,將更有利于產業發展。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引導轉型在石油”的基礎上轉,也是從實際出發的適宜考量。
目前,這個戰略初步得到了商務部制定服務外包政策相關業務部門的認同。
商務部外資司司長李志群對此表示,大慶目前依據優勢,發展石油領域的服務外包,找到了非常好的切入點,進行一些石油數據的整合、處理,還真不是其他城市能夠做的。
定位明晰之后,大慶的石油外包”市場也有了固定范圍。目前大慶的外包公司已為中亞、東南亞、南美、北美、中東等區域的20多個國家提供了勘探數據采集、處理、解釋以及鉆井、測井、完井工藝設計和采油技術等外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