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在中山與香港服務業領域的長期合作中,公共信息服務呼叫中心傳遞著這樣一個信號:兩地的合作領域已經逐漸從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擴展,從生活性服務業向生產性服務業延伸。■現實:生產性服務業合作初露端倪2008年7月30日,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代表孫海峰與小欖鎮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李家浩共同簽訂《產業升級轉型顧問服務》項目合作協議,中港合作共同促進生產力及產業升級轉型。孫海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合作主要以產業升級轉型為突破口,選擇一至兩個產業為試點,提升和優化公共服務,包括機制、平臺、團隊、產品,“把我們的方式、最核心的基因,通過合作項目提升小欖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團隊運作能力和整個體系。”今年4月23日,兩家機構召開“小欖產業升級轉型之‘月亮工程’資助計劃項目啟動會”,這項工程意在提升企業的精益管理,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中山和香港之間高端服務業的合作已經有了萌芽,我們希望能夠借助香港的信息技術來提升中山的傳統制造業。而對香港而言,中山對于生產性服務業的廣泛需求,也給香港趨于飽和的服務業領域提供廣闊的市場。”市發展和改革局分管服務業的副局長吳坤滿分析說。■未來:中山欲做香港服務業后臺基地今年5月22日,國務院研究室就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及深化粵港澳合作情況到中山調研。中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謝中凡表示,中山爭取成為香港重要的服務業后臺基地。公共信息服務呼叫中心顯然是嗅到了中港合作帶來的巨大商機。“目前,珠三角承接香港服務業外包業務最多的城市是廣州,不過,隨著廣州的人力成本、地價逐漸上升,中山成為承接第二次轉移的最合適的地方。”據鄧學妙介紹,目前中山還有5-6家為香港提供呼叫外包服務的企業。“金融危機之后,為壓縮人員成本,香港企業服務外包的需求在增加。中山在語言、文化上具有承接香港服務業外包的條件。”“一旦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建成,兩地的服務業都將受益良多。”吳坤滿說。■瓶頸:人才對接是中港合作的前提在張羅著與點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服務業信息化孵化中心”的同時,市信息產業協會會長全觀友還在忙著和中山中專合作開設中專網絡學校。“對于中山而言,服務業產業升級首先要勞動者素質升級,當務之急是培養高素質、成規模的、具備承接境外離岸外包業務的人員。”“人進來了,先進的管理和理念也能跟著進來。”不過,吳坤滿也表示,中山和香港之間的合作依然存在著諸多瓶頸,“資質互認沒有完全解決,行業準入也依然存在限制。”
標簽:淮北 新疆 哈密 河池 北京 吳忠 河南 延安
上一篇:中新生態科技園啟航
下一篇:搶抓機遇快發展 做好服務保增長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