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這幾年在服務外包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我們每年都是以50%的速度在發展。” 大連市副市長戴玉林表示。
蓬勃發展的服務外包業會不會受到近期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如何化解大連本地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區域經濟合作中大連將扮演怎樣的一個角色?
在第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暨世界經濟論壇第二屆新領軍者年會的會議間歇,本報記者專訪了戴玉林。在大連市領導分工中,戴玉林分管金融與科技領域。
服務外包業穩健
作為遼寧乃至整個遼東半島經濟發展的龍頭,大連近年來一直在發展服務外包業上著力甚勤。
目前,大連已有700多家企業進行各種信息服務和軟件外包,當中有40家是世界500強公司。其中,IBM、戴爾、HP、GE等公司的規模都在千人以上。
“截至去年,大連服務外包領域已經有200多億人民幣的銷售收入,還有7億多美元的出口。”戴玉林表示。
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戴玉林認為與保護知識產權、推動質量認證體系建立以及產學研結合直接相關。
在軟件外包中,一個困擾絕大多數企業的問題就是隨著員工跳槽而導致的技術核心機密泄漏問題。“軟件外包當中知識產權保護是非常重要,同時IT企業的跳槽率也比較高,如何解決這兩個難題,大連市嘗試進行了一些探索。”戴玉林表示。
大連為此啟動了個人信息安全保護認證體系的建設。
2006年,由大連軟件行業協會制定的《大連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個人信息保護規范》(試用版)發布。隨后,遼寧省也制定了相應的地方行業標準《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個人信息保護規范》。不久前,中日兩國“個人信息保護認證體系”互認簽字儀式也在大連軟交會上舉行,“這是國際上首個兩國互相全面承認的個人信息保護認證體系的合作項目”。
此外,大連還在推動國際標準質量認證體系上下了一番功夫。
以國際權威的CMM認證(軟件生產過程標準和軟件企業成熟度等級認證標準)為例,大連市現在有20多家企業通過了CMM認證,其中有10家企業通過了CMM五級認證。
而產學研密切結合,則被戴玉林視作是大連服務外包業崛起的另一張王牌。
大連市政府采取一系列舉措,鼓勵教育培訓與產業用人的緊密結合。包括把跨國公司組織起來和大學對接,辦各種短期的培訓班,比如在大連理工大學與戴爾合作開設了相應的培訓班,將企業的觸角直接延伸到大學里面;另外,大連還調動了各種社會培訓機構進行相應的職業培訓,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大連市已有200多家培訓機構從事服務外包工作。
對于目前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動蕩以及由此引發的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衰退,會不會對大連發展服務外包業造成影響,戴玉林給出了明確的回答??“金融動蕩對大連的服務外包業沒有影響”。
在他看來,這次危機主要涉及到金融企業,而大連的實體經濟主要是電子產業、軟件產業,服務外包也多是給這些企業進行提供專業的配套服務,“目前沒有體現出來有什么影響”。
借力民間資本解困中小企業融資
發展服務外包行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大連必須要面對的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尤其是在當前國內銀根緊縮的宏觀經濟局面之下。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正常現象,實際上每個國家在任何時刻中小企業的融資都挺困難。”戴玉林表示。
在他看來,中小企業資產少、信譽體系沒建立起來,融資難免遇到障礙,但是在數量巨大的中小企業中間確實有一批非常優秀的企業,需要政府來提供融資的幫助。
與一些地方所采取的政府直接提供政策性財政補助或是鼓勵銀行直接給中小企業貸款不同,大連走的是加強鼓勵信用擔保公司的模式。
“坦率地講,讓這些中小企業直接去銀行貸款,我們也覺得風險很大。”戴玉林表示。
大連選擇建立一批貸款機構,具體而言就是各種形式的擔保公司。由這些擔保公司對中小企業進行審查考核,然后和銀行一道發放貸款。這些公司,一般而言政府持股大概到10%左右,其余資金多是民間資金,這也解決了民間資本找不到投資出路的問題。
“我們幾方各自拿出點錢,成立一個擔保公司,中小企業需要貸款,你這個項目好我們就給你擔保向銀行貸款,我們收取一些手續費。”戴玉林介紹了擔保公司的運作方式。
據他介紹,目前大連已經建立了將近90家的各種形式的擔保公司,資本金已超過了100億。
這樣的嘗試,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既規避了民間融資的法律風險,又便利了政府的監管。
對于遼寧省省內提出“五點一線”的發展規劃,大連市能在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戴玉林用“龍頭作用”四個字來形容。
“五點一線,其中有兩個點在大連,我們擔起了龍頭的作用。”戴玉林表示。
據他介紹,僅在長興島一地,已有眾多世界級企業入駐,其中包括韓國STX集團投資4.1億美元在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建設船舶產業基地,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億美元在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建設的海洋工程項目,新家批萬邦集團與大連港集團、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管委會三家投資13.1億元共同建設長興島公共港區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