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清楚你的報告來源包括哪些內容有哪些數據,只有基于數據分析才能得出一個完整有效的報告!
其次,要確定報告給誰:是給培訓部門的還是上級主管部門再確定報告內容范圍。
再次,你要確定報告的目的,質檢的職責是提高整個呼叫中心的服務質量,所以報告的重點應該是哪些人哪些服務需要提高,如何提高。
所以你的報告該怎么寫歸根到底是看你的監聽考核標準和監聽方法及監聽明細來寫,基于上述數據分析確定報告內容!
總的來說,一套完整的呼叫中心質檢報告應該包括:1.每日監聽明細
2.每周/每月質量報告,3.每周/每月案例分析報告4.階段培訓計劃報告5.質量趨勢預測報告等幾大方面。所有的報告都是基于每日監聽明細匯總分析出來的。
舉個例子最普通的月報,具體內容大致可分為:
橫向單獨指標:監聽總量,ACD組監聽量,ACD組合格率,監聽ABC問題量,進而得出總體合格率,突出問題----普遍性/個性分析,普遍案例,個性案例,培訓意見ABC項,個人提高ABC項;
縱向對比指標:ACD組合格率對比,ACD組與前一月合格率對比,總體與前一月對比,ABC問題與前一月升降對比,共性/個性問題改進情況(與上月對比),與下月指標作出質量趨勢預測分析,培訓新要點等
如果完全按照上述指標可能會很麻煩,所以可以制定大致框架:每日明細-----匯總監聽量----確定ACD組及團隊合格率------查找共性個性問題-----作出個性指導分析及共性培訓要求計劃-----跟蹤前一階段培訓效果----預測后一階段培訓質量(就是一個流程)
質檢人員不可能對每一通電話做監聽分析,絕對沒有足夠的人力時間,所以這涉及到質檢監聽方法問題:
首先,質檢工作要順利展開,必須第一時間制定質檢監控標準,確定考核的詳細清楚的項目給出分值,進行打分,只有這樣,客服人員才有章可循,質檢人員才有法可依。
其次,監聽數量的確定根據現場每天的通話量找出平均值,根據電話時長的平均值和質檢人員數量按照有效工作時長確定每日監聽量,質檢主管應該根據統計學的抽樣分析方法選擇合適的樣本,具體有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等方法;
再次,監聽方式的選擇,質檢監聽不是沒有目的針對性的監聽,應該根據現場情況比如新產品投放,新員工加入,新業務開展等新情況作出有所側重的分析,比方說當投入新產品時候,應該考慮監聽新產品的熟悉程度,所以應該把大部分監聽量放在新產品錄音上,又如新員工加入,則要考慮新員工的技能水平應該側重新員工錄音的監聽,監聽方式應該在不同階段不同情況下作出調整。確定了監聽方式后再按照第二點確定樣本容量!
最后:借用數據組,售后,物流等報表進行倒查分析,針對報表問題分析監聽重點!
另外,也是最容易忘記的,就是注意進行培訓跟進,對與共性問題培訓后問題有沒有得到控制所以需要定期抽查監控,對于個性問題也要定期進行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