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一些企業(yè)利用人們對于商標價值認識上的誤區(qū)和觀念上的差異,而大發(fā)橫財,賺取了可觀的利益。最為典型的案例是意大利卡洛·本尼迪特財團( Carlo Debnedetti)商標運營案。1985年,該財團運用傳統(tǒng)方式,以8倍于財務報表資產價值的價格收購了財務經(jīng)營十分糟糕、貸款無力歸還、品質量一般,但在歐洲主要國家已經(jīng)立足的布托尼(BUTTON)公司。收購后,該財團將布托尼商標進行包裝使其成為一個地道的歐洲商標,其知名度在歐洲半成品食品市場首屈一指,經(jīng)營多種罐裝食品系列,在全世界100多種產品擁有該商標所有權。三年后,該財團以高于實際資產價值35倍的價格即800億法郎將布托尼轉手賣給了早已對布托尼垂涎已久的雀巢公司,從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該財團的成功之處在于其準確地預計到了布托尼在歐洲主要國家市場的巨大商標價值,他們堅信商標的權益和帶來高附加值的潛力會給企業(yè)帶來狡滾財源。這一商標運營的成功案例,促使人們對商標價值的重新認識。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的一些企業(yè)利用商標等無形資產開展資本運營的成功案例也時有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