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從省商務廳獲悉,第四批“湖南老字號”申報工作正式啟動,申報企業可向各市州商務主管部門進行申報。
去年12月底,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等14部門聯合出臺《關于保護和促進湖南省老字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2項措施支持湖南老字號復興,力爭在2022年前,認定100家“湖南老字號”。
根據省商務廳發布的“湖南老字號”認定辦法,要求參加認定的必須為湖南省境內的有關單位(企業或組織),同時必須符合7個硬指標:
1、擁有商標所有權或使用權;
2、品牌創立50年(含)以上;
3、傳承獨特的產品、技藝或服務;
4、有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企業文化;
5、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6、具有良好信譽,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和贊譽;
7、國內資本及港澳臺地區資本控股或相對控股,經營狀況良好,且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省商務廳方面表示,我省對老字號實行動態管理,被認定為“湖南老字號”的企業如出現嚴重的違法違規、失信行為,或企業注銷,或未按規定報送經營情況的,經要求整改而6個月未改正的,將收回“湖南老字號”稱號。
據了解,擬申報湖南老字號認定的企業可先向所在地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提出認定申請,并在6月30日前將申報材料匯總報省商務廳進行審查、認定。
來自省商務廳流通發展處的數據,目前湖南擁有81家老字號企業。其中由商務部授予的“中華老字號”20家,省商務廳授予的“湖南老字號”61家。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火宮殿、九如齋、南北特、馬復勝等“老字號”品牌都是“搶手貨”:長沙火宮殿大廟會現場,人潮涌動,熱鬧非凡;炒貨店馬復勝董事長馬朋介紹,節前的線下日銷售達到1萬斤左右;九如齋門店一天銷售兩萬多元;湖南南一門南北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幫卡透露,春節期間線上線下的銷售呈現45%的增長……
“憑借深厚的歷史底蘊、鮮明的品質特色、獨特的品牌效應,這些老字號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社會美譽度。”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認為。
根據商務部的摸底調查,現存的“中華老字號”企業中,只有10%通過轉型創新蓬勃發展,湖南一部分老字號也面臨著城市發展被迫搬遷、招工難、融資難等問題,經營狀況欠佳。
意見提出了12項措施支持老字號復興,力爭在2022年前,認定100家“湖南老字號”。在“支持老字號企業經營創新”方面,提到鼓勵和支持老字號將傳統經營方式與現代服務手段相結合,積極推進標準化改造,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特許經營,拓展品牌影響力。鼓勵老字號發展在線預訂、網訂店取(送)和上門服務等業務,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產品和服務等。
意見還提到,2018年3月起,我省將每兩年組織一次“湖南老字號”的認定工作,推動老字號傳統工藝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