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國際分類號是《基于尼斯分類表》中特有的代號,我們知道,尼斯分類表起源于《巴黎公約》,是世界知產產權組織成員國一起制定的,適用于商標注冊的商品和服務區分表。其目的是為了將商標與商品和服務聯系起來。在注冊商標的時候可以像查詢字典一樣,查看想要注冊商標的產品屬于第幾大類中的中的第幾小類。
每個小類中有很多商品和服務名稱,比如“服裝”后面跟著一串數字,這串數字就是商標國際分類號。因為知識產權成員國都采用此表,免不了出現翻譯不準、語言不通的問題,為了將某個商品或者服務固定下來,只能采用數字的方式,與身份證號碼一個意思。
商標國際分類號各個數字的意思
《區分表》采用層次代碼結構。第一層是商品和服務類別,用中文第一類、第二類表示,共45個類別;第二層是商品和服務類似群,代碼采用四位數字,前兩位數字表示商品和服務類別,后面兩位數字表示類似群號,如“0304”即表示第三類商品的第4類似群;第三層是商品和服務項目,代碼采用六位數字,前兩位表示商品和服務類別,后面四位數字為商品或服務項目編碼,如“120092”為第十二類第92號商品,六位數字前面加“C”的代碼表示未列入《國際分類》的我國常用商品和服務項目,如“C120008”為國內第十二類第8號商品。第四層的代碼用中文(一)、(二)表示各類似群中的某一部分;第五層的代碼在各類似群后面的“注”中出現,用1、2區分各條說明。
商標國際分類號中的星號什么意思?
前面說過,目前國內使用的商標分類表,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各國統一制定的,也就是這份表格是全世界通用的。為了滿足各國的不同要求,則需要做些小的改動,增加適合中國國情的商品和服務就理所應當了,其中這部分產品就用“※”來表示。并且商品后面的代號也都多了一個“C”,這個就是CHIAN的縮寫而已。國內使用的分類表也被稱為:《基于尼斯分類表》,意思就是說在尼斯分類表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動。
例如與中醫有關的產品,分類表中就不可能有,因為這個行業是中國獨有的,尼斯分類表中不可能有。這部分產品在上報商標的時候,可以與正常產品一樣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