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是個非常艱難的選擇,作為父母,肯定會糾結。
困難之處在于,現在的你無法確認對孩子來說“好”或者“不好”留學,不可控因素太多,最糟的是可能十年甚至二十年后才有結論,到那時真的晚了。每一個選擇都有利有弊,這真不是選擇性困境。
如果現在真的到了必選境地,我認為還是應該多幾個側面考慮,畢竟對孩子,對家庭,都是大事。
首先,今后的規劃是最重要的砝碼。如果有在米生活工作的長期規劃,那就不要猶豫了,越早出去越好。早出去可以早點適應那邊的社會體系文化環境生活習慣留學,早點為今后打下基礎。
早出去的最大問題在于,孩子太小,不滿十八歲未成年,沒有人生閱歷經驗,走瞎道的比例更高——那邊可沒有老師,輔導員,班主任管你,犯規就開除,沒有“教育拯救為主”這一說。
再有一個,從題設看出來你沒有上A-level這種專門課程,普通國內高中教育跟外邊差距很大,能否審到好學校是個大問題。
其次,今后的規劃是回國發展。
能考上985或者頂級211高校,毫不猶豫國內讀書,不影響本科畢業后出國深造。跟前幾十年不同的是,現在的最好的中學生,基本上都在國內,出國讀本科的除非是全國那幾個比如北京四中人大附師大附山外南外等等大牛校的精英學生,其它的層次不夠高。當然,能進哈耶斯普加理麻省等前二十另當別論。
為什么?圈子!師友圈同學圈朋友圈……都懂。你一個米國五十外,專業十外的本科,沒有知名度,沒有人脈,沒有資源,說話還帶幾個洋碼,趕緊邊兒待著去。留學碩士博士回來拿三五千的比比皆是。
如果國內讀不了211,甚至讀不了普本,趕緊出去,排名無所謂。
最后談談費用。去米國讀本科,費用恐怕得2M軟妹幣起,不是小數目。這筆費用不能是硬挺出來的,不能是省吃儉用省出來的,應該是家庭愿意用來增加孩子人生厚度的。談“回報率”,談什么時候“回本”,已經輸了。教育不是資產投資,素質,背景,個人提升,不能談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