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急速落地,一個觸手可及的新時代正釋放出它前所未有的機遇。
剛剛,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宣布將在2018年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5G試驗網,并正式公布了2018年5G規模實驗計劃——將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五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每個城市將建設超過100個5G基站;還將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個城市進行5G業務和應用示范。
此前,2017年8月25日,中國國務院發文稱將在2020年全面啟動5G商用,瞬間引發資本市場5G概念股、芯片概念股的漲停潮。
國家支持、大佬看好,這是一個真正萬億規模的市場
5G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華爾街著名投行Jefferies(杰富瑞)曾預估,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于2019年啟動5G基礎建設,預計7年內總支出金額達1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
從國內到國際市場,5G都已經上升到戰略層面。國內來說,5G對于中國的經濟增長,比如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推動通信產業鏈發展,芯片、光模塊、設備和材料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國際上,5G正處于標準確定的關鍵階段,國際標準組織3GPP將于今年的6月份完成5G第一版本國際標準。
對于VC/PE來說,5G技術將會帶來大量的投資機會。達晨創投業務合伙人任俊照表示,“未來幾年,5G的產生和應用,會對其他產業帶來很大的變化通訊,比如新型的硬件、AR/VR、物聯網、無人駕駛,都會有更好的基礎通信能力,讓體驗更好”。他表示,在過去幾年已經有很多技術在為5G做準備,而達晨創投正在密切關注與5G相關的技術標的。
對于5G的看好,英雄所見略同,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曾采訪了35位重要投資人,其中不少人在2018年會重點關注5G領域:
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大家都在談5G,我認為娛樂和8K顯示技術結合的前景會很廣闊,5G的應用將為娛樂、醫療以及農業領域帶來很多機會。
東方富海創始合伙人陳瑋——5G通訊技術是實現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會進一步增強人、物、信息三者間的交互,線上通道的業務承載能力會越來越驚人。遠程醫療、AR、線上教育、智慧城市等都將加速落地,實現商業化。
國中創投首席合伙人、CEO施安平——5G時代將會帶來的創業和投資機會:1、帶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消費;2、物聯網的落地應用3、智能家居。
盛世景董事長吳敏文——5G網絡的部署和應用將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深遠變革,對通訊行
業、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關的各個行業應用,包括數字娛樂、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領域都 將產生重大影響。
阿米巴創始管理合伙人王東暉——5G的到來視頻直播、AR、VR、游戲都將帶來嶄新的內容體驗,有很多投資創業的機會。
……
競爭激烈,三大運營商各懷5G小目標
工信部部長苗圩之前就指出:從2018年開始要實現第三階段的5G試驗,并希望2018年5G標準能夠正式通過國際電聯的批準,成為新的標準。下一步,我國將加快5G建設應用,爭取實現2020年全球首發。
過去的移動通信發展一般是先出標準,然后做產品,然后做試驗再商用的步驟。而在5G時代,以上步驟幾乎是同步推進通訊,相互促進,以5G試驗來承載,支撐技術研發、標準化和產業發展,確保2020年5G商用實現。
2月26日,IMT—2020(5G)推進組宣布,已聯合華為在北京懷柔5G測試外場率先開展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新技術驗證測試,這標志著第三階段測試拉開序幕。
2G/3G網絡退出,4G也就要被拍在岸上,5G時代來臨前,國內3大運營商早已摩拳擦掌,都表示會在2020年實現大規模的商用。
其實,早在2017年的MWC大會上,中國移動就曾給出了面向5G的明確發展規劃,此外還成立了“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正在圍繞基礎通信能力、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云端機器人、虛擬/增強現實六大領域,與產業伙伴開展業務應用和產業布局。
中國電信也曾表示到2018年會在六個城市開展5G基本組網驗證,在2018年底成熟的時候,會和垂直行業共同創新探討一些新的服務,分三步走,爭取2020年實現5G重點城市的商用。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面對5G不能手軟,“當初在4G上手軟造成了今天的困難。5G出來前,我們投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5G上來后初期還是需要有大的投資,保持大的競爭優勢,最快在2019年下半年”。
目前,中國聯通也已經聯手華為在上海建立了5G外場實驗基地,完成了5G高、低頻區域連片部署。
中國企業成為5G浪潮上的弄潮兒
即將到來的5G時代,對于整個移動通信市場將是一次顛覆性的變革。縱觀移動通信市場的歷史,從最初的1G、2G時代到如今成熟的4G市場,每一次迭代都同時伴隨著巨頭的興衰,曾經的摩托羅拉、諾基亞、到如今的蘋果、三星都是興衰的見證者。
索尼手機衰落的頹勢已持續多年,但索尼CEO平井一夫一直強調:索尼要留在智能手機這個行業里,只有如此才能在下一波創新浪潮來臨時獲得入場機會。索尼移動CEO也表示,在本土市場,5G的發展可能會和2020年在日本舉辦的奧運會時間重合。在那個節點,政府包括運營商會大力助推5G的發展,讓人們享受更便捷的網絡服務,更順暢的交流體驗,“到那時我們的技術可以幫助減少智能設備的電池消耗。”
而在去年年底,各大國產手機廠商已經給出了推出5G智能手機的時間表。華為、小米、OPPO、vivo、金立、努比亞等均表態將成為第一批推出5G智能手機的廠商。這些廠商的5G終端節奏大都是在今年啟動5G終端試驗樣機的研發,2019年推出5G預商用終端。
值得注意的是,在5G時代,以華為為首的中國廠商站在了業界的領軍位置。中國企業不再是跟隨者,而是變成了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既最大程度利用5G帶來的機會,也去努力解決5G的諸多挑戰。
在本次MWC上,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基于3GPP標準5G商用芯片和終端——Balong 5G01和華為5G CPE。
據了解,華為在2009年就開始進行5G的研究,投入金額超過6億美元,與世界上的知名運營商簽署了超過30項5G合作備忘錄,2017年6月初,華為更是在北京懷柔率先完成了由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無線技術第二階段的測試。
例如,上下行解耦的技術創新就是華為提出,并得到了3GPP 5G標準會議的廣泛支持。所謂上下行解耦,是解決在3.5GHz頻段部署5G過程中的上行、下行覆蓋不平衡所帶來的網絡邊緣用戶體驗的挑戰。
除了華為,中興通訊如今也已是5G的扛旗人。新任董事長殷一民上任以來,也在重點提升5G研發力度。從官方數據來看,研發團隊超過4500人,目前5G領域的專利申請已超過1500件。
2018年1月,最近10年未曾實施股權再融資的中興通訊拋出了百億級的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8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0億元,用于面向5G網絡演進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面向5G網絡演進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項目總投資428.78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91億元。
本次MWC上中興通訊也發布了新一代5G高低頻AAU,支持3GPP 5G NR新空口,支持業界5G主流頻段,采用Massive MIMO、Beam Tracking、Beam Forming等5G關鍵技術,滿足5G商用部署的多樣化場景及需求,已在中國5G國測以及多個國家和地區運營商的5G測試中應用。相比上一代產品,新一代5G高低頻AAU完全符合3GPP標準,面向商用。
結語
作為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第五代移動通信正在席卷全球。
轉折點到來,讓網絡延時到1ms的5G絕不僅僅代表網速快,而是未來很多技術創新的基礎。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主席加里·夏皮羅指出,5G的影響是開拓性的,將加速所有技術創新,從智能家居、無人機和機器人,到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