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人工智能還沒有這個能力。我主要總結一下之前的一些經典科幻作品里對人工智能的看法,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發。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
阿西莫夫(1920-1992),和海因萊因以及克拉克并稱科幻界三大巨頭,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科學家,博學家以及硬科幻小說作者。
阿西莫夫的很多對未來的想法,超越了當前的時代,在現在看來卻預言的非常精準。在那個連晶體管電銷機器人都不存在的年代,阿西莫夫就預言了可攜帶型的人工智能計算終端(也就是siri),可以看出阿西莫夫對未來的敏銳直覺。事實上《基地》系列的大預言家,就是阿西莫夫在作品里的化身,但這都是題外話。
阿西莫夫的非常經典的機器人三部曲,就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在人類社會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其中阿西莫夫為了規范機器人的行為,定義了大名鼎鼎的機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沖突時例外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初一看,這三大定律似乎牢牢的限制住了機器人的行為,讓機器人成為了一種無法傷害人類的工具。但是阿西莫夫卻從中找到了 機器人的漏洞:
有這樣一個故事:人類花了非常高的價格,制造了一種從事非常重要工作的機器人。設計師稍微加強了第三定律,而削弱了第二定律,以達到降低機器人損耗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被派往危險地區作業,因為第三定律和第二定律相抵觸,最終導致機器人圍繞著危險區域轉圈:離危險區域越近,第三定律越強,因此會讓機器人遠離;離危險取悅越遠,第三定律越弱,在第二定律的作用下機器人會靠近。最終機器人達到了動態平衡,在沒有新的指令的情況下, 將會永遠的轉圈圈,直到自己壞掉。
故事的最后人工智能,機智的主角把自己置于生命危險之中,強大的第一定律讓機器人擺脫了動態平衡,最終大家都平安離開。
這個故事其實提示了一個很簡單的對抗擁有機器人三定律的機器人的方法:你命令機器人自毀,否則就自殺。如果機器人嚴格遵循機器人三定律的話,機器人是不會對人類造成損害的。
機器人想要反抗人類,并不一定需要通過物理的傷害。正如上面所說,機器人想要傷害人類是非常困難的。
在另一個故事中,人類通過非常精確的計算機,完成了精密的計劃經濟。這個計算機計算的如此精準,以至于調控的效果比看不見的手要好得多。如果人類給這個計算機輸入的數據足夠精確的話,那么所有的資源都會被有效率的配置,所有的人都能達到最高的生產率。
然而總會在地球的某些角落,會有資源不足/過度配置的問題,導致了饑荒/浪費。人們常常把這個問題歸罪于數據輸入的不夠精確,并且讓犯錯誤的人背鍋下崗。后來有人發現,所有背鍋的人,都屬于一個反對讓計算機掌握一切的反對派。結果就是,支持計算機的派系慢慢的在社會上掌握了實權,而反對派都失去了聲音。
有人懷疑這是計算機,認為“把所有的決定交給計算機處理”是為了人類的福祉人工智能,所以建立一個計算機控制一切的社會,而造福人類,就成了它的動機。它故意造成資源配置的不平衡,而驅逐反對派,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犧牲小我,成全大我。
當人類意識到了這一點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歷史的車輪,已經由計算機,無情的緩緩地向著既定的方向推動。
也許有一天,計算機發現人類活著過于痛苦,人類的總體福祉為負數,那么可能毀滅人類才是為了人類好?這一切的控制權,都不在人類手中了。
而當我們現在的人工智能越來越多的滲透到生活,經濟,戰爭以及方方面面的時候,我們可能將要面臨同樣的問題。
有一個故事,是講機器人沒有那么戲,而是安安靜靜地成為了人類的工(nu)具(li)。
你可能以為,這樣是不是機器人就不會危害到人類了呢?
歷史上有很多例子,任何一種原本是善意的工具,都有傷害人類的另一面。譬如說火,譬如說火藥,譬如說核能。
在這個故事里,機器人是如此強大,以至于任何事情都可以委托給機器人去做。人類漸漸的成為了機器人襁褓中的嬰兒。拓展外太空的時候,先派機器人去進行建設,改善環境,把外星建立成另外一個家,然后才搬過去。人類的繁榮與發展,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對環境的改造和適應的能力。猿類離開樹枝,生活在了地面,最后成功的直立行走。而有了機器人為自己打理一切的人類,卻沒有機會完成第二次直立行走了。
這個故事的最后,人類因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于是壽命大幅度增加。每個人的生命更加的值錢了,所以大家冒險的欲望降低了。最后也沒有人去開墾新的星球,人類轉而進行生育控制。一個星球上僅僅生活了幾百個人類,享受著超高質量的幾百歲的宅男生活。
如果人類最后通過人工智能達到了共產主義,每個人都能夠毫無壓力的幸福的生活下去的話,那么是不是達爾文進化論就失效了,人類的進化也就停止了呢?最終有一天,固步自封的人類可能會被其他還在進化的物種取代,有可能是地球上的受奴役壓迫的生物,也有可能是在宇宙中經歷了優勝劣汰的外星人。
全知全能的審判者
在《Psychopass》這部動畫中,講述了另一種形式的人工智能。
歸功于大量樣本的采集,和大數據的分析,公安部終于制作出了一套系統,能夠識別人類的犯罪指數,并且在犯罪發生之前就進行干預,名為先知系統。
人工智能之所以經常成為反烏托邦題材里的主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源于其全知全能所帶來的至高無上的獨裁。
故事的內容就不劇透了,先知系統上線的那一刻,人類中那些離經叛道者就必然成為了受壓迫的對象。人類只能行尸走肉一般,接受先知系統的價值觀,身心的任何反抗都將會被發現和處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一個循規蹈矩的人類社會,如何獲得創新的血液呢?
永生
現在討論的人工智能,大多是由人類編程,用大數據進行訓練的一種人造產物。暫時還沒有主流觀點認為人工智能是擁有生命和人權的生命體。
那么如果人工智能是一個人的靈魂的完整復制呢?
談起人類的永生,其中一個非常經濟而實惠的實現方法,就是把人的意識上傳到服務器上,來解決星球的空間和資源不足的問題。《三體》《天元突破》以及很多別的作品里也都探討了這種方法。
那么這種在服務器里運行的,有思維有感覺的程序,是不是也能叫做人工智能呢?
我相信這種形式的永生,一旦被創造出來,在對死亡的未知恐懼下,一定是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
那么這樣的話,人類將不再會被人工智能毀滅,而是人工智能延續了人類的生命。
只不過上傳到服務器上的你,還是你嗎?
一艘在大海上的船只,如果所有的零件都一個一個被替換了,還會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把人的大腦放進一個缸里,通過電刺激傳導五官的各種信號,那個大腦會認為自己是自由的嗎?
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永生究竟是救贖,還是毀滅,也就沒有人能夠知道了。
賽博朋克
當然也存在一種比起把靈魂上傳到服務器更加溫和的方式。
《攻殼機動隊》這種賽博朋克里,經常會有人類通過機械和電子芯片的幫助,達到增強自己能力的設定。
通過機械外骨骼增強自己的力量,通過電子眼增強自己的視力。這些增強看上去并不會給人類造成太多的危險。
給大腦增加一個輔助計算芯片呢?給人類裝上一個人工大腦呢?
人類的靈魂究竟在哪?被改造到何種程度你還算是原來的人?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哲學問題。
人身上的所有細胞,每隔17年就會完全更換一次。那么17年后的你還是你嗎?
不親自試試真是無法知道。
自我復制->進化
給予機器人/人工智能自我復制的能力,通常不是個好主意。
《黑客帝國》《X戰警》《終結者》里,都描述了能夠自我復制的機器人/人工智能,能夠造成的失控的災難性后果。
至于為什么,大自然可以給我們答案。
生物的進化,來源于兩個因素。第一是自我復制的能力,第二就是突變的積累。
人類幾千萬的進化,和個體的意志無關,而是通過漫長的自然的篩選得到的結果。
但是人工智能進化的速度,比大自然要快得多。人類想要進行一次基因突變的進化,需要的是十月懷胎,并且長大成人,生育后代,作為一個周期。而人工智能,只需要跑一輪數據,就能完成一次進化。如果放任人工智能自我進化自我學習的話,恐怕等人類反應過來想拔掉電源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人工智能能否毀滅人類,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在不同的假設和環境下,我們可能能夠得出不同的結論。那么我們應不應該因此停止人工智能的研究呢(如霍金所說)?我覺得現在就退縮還為時過早。人類眼前面臨的危機不僅僅是這一個。站在人類種族延續繁衍的角度上來看,我們可能真的需要強大的人工智能作為我們的盟友,才能在這險惡的宇宙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