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Sap公布 2017 年第二季度財報不久后,昨天迎來了金蝶國際的 2017 年中期業績。與Sap或Oracle比擬,金蝶在云辦事領域的增長速度頗有亮點,金蝶云辦事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5.1%,尤其金蝶云業務更是收入勁漲70%,達歷史最高增速。
在過去,SAP、ORACLE、金蝶一直是主流的ERP系統供應商,但是這個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30 多年來全球ERP廠商不停修訂ERP流程系統,導致冗余越來越多,,系統越來越復雜,系統的運行效率越來越低,適應性越來越差。加上云辦事業務的沖擊,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商業模式厘革,中小型成長型企業的崛起,這些因素都讓傳統軟件商格局在未來幾年或面臨徹底地洗牌。

傳統軟件商格局在SaaS時代正面臨洗牌
主流的系統供應商都在往云計算轉型已是老生常談。 2016 年,甲骨文以 93 億美元收購了云ERP廠商Netsuite。Sap也在改造其旗艦產品Business Suite,并聚焦于基于云計算的軟件和應用程序而不再是傳統內部安排的ERP解決方案。
財報中更能看出端倪。Sap2017 年第二季度新增的云計算合同上漲了33%,達到3. 4 億歐元。Orcale的 2016 年四季度SaaS的增長率為69%,SaaS業務已經達到每季度 10 億美元收入,即將占公司總收入的10%。
當然,擁抱時代趨勢都是正常的改變。但是在國內的金蝶身上,這種變革似乎來的更加徹底、迅猛,你可以看見其中似乎帶著玩命的決心。
從金蝶 2017 年中期業績來看,金蝶云收入增長70%,整體云辦事業務(包孕金蝶云、精斗云、管易云)收入同比增長45.1% (較去年同期持續經營業務增長60.3%),占本集團整體收入的比重上升至26.8%。陳訴期內,收入人民幣1. 8 億元,同比增長70%;客戶數同比增長超過80%,續費率連結在90%以上。
和Sap以及Orcale比擬,金蝶在云辦事領域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了幾個身位。僅從國內市場份額來說,按照賽迪顧問的數據, 17 年中國SaaS份額大概 100 億,Sap、Orcale預計別離占7%和9%。而金蝶年中云辦事業務已達2. 83 億,同比 2016 財報的漲幅迫近300%,故在年底,筆者認為金蝶很有希望在國內SaaS市場占有率超10%,如果成真這將會是中國廠商首次超越國際廠商。
無怪乎昨天徐少春在發布會后,又再大聲和在座的媒體伴侶們總結了一句,“軟件是金蝶的過去,云才是金蝶的未來”,確實感覺憋了很久,終于有機會有底氣說出來了。
但是云辦事領域的迅猛增長趨勢絕對值得警惕。這代表了客戶的需求正在厘革?,F在是個快魚吃慢魚的競爭環境,連海爾這樣的傳統企業都在砸碎傳統組織架構,一套針對舊時代設計出來的條條框框一定沒措施適應新的競爭環境。所以可以看到, 2016 年Lenovo MBG(移動業務集團)部門簽下Oracle Service Cloud, 是國內目前最大的一筆SaaS年銷售額訂單。
與金蝶或海爾相反的是,部分ERP系統供應商還在沉迷流程、邏輯以及復雜系統的美夢,讓企業員工越來越討厭企業內部流程系統,以至于最后大部分流程都被迫跑到無序辦理的微信群里走完,企業的ERP系統反而成了部署。
續費率、LTV、個性化,崩潰格局的三要素
企業的ERP系統成了部署在導致更多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如多米諾骨牌一般,讓ERP系統軟件商格局的崩潰來得更快。
1、續費率
貝恩公司有研究顯示表白,客戶留存率增加5%,企業利潤可以增加25%-95%,對應將現有客戶轉換為重復客戶,即用戶續約率的可能性提升至60%-70%。
相反來看,如果用戶續費率只有75%的話,三年下來,老客戶只會剩42%。更可怕的是,現在很多不及時轉型云辦事的系統供應商恐怕續費率還不到75%。以金蝶為例,不停在發展新客戶、降低成本,續費率更是高達90%。競爭對手不單新客戶維護成本高,還在不停流失客戶,一來一去外貌上可能僅僅是 10 個百分點續費率差距,但背后其實往往是30%甚至更高的利潤差距。因為Sap和Oracle并沒有明確公布他們的續費率,只是如果和金蝶差得太遠的話,恐怕在未來數年的競爭中,SaaS方面的增速都沒有機會反超金蝶。
2、LTV
SaaS 的商業模式很多都是采用按月租賃的方式,導致前期獲取客戶的成本高,而無法像傳統的授權式軟件銷售一樣,覆蓋掉軟件研發、營銷等成本開支。不過,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單個客戶的LTV(生命周期總價值)較高。
LTV一直是評價系統供應商的重要指標。顧客對于企業利潤的貢獻也可以分為導入期、快速增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