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類型 | 說明 |
---|---|
nil | 表示無效值,在條件表達式中表示 false。 |
boolean | 布爾值,包含 true 和 false 兩個值。 |
number | 表示雙精度類型的實浮點數。 |
string | 表示字符串,通過雙引號或單引號括住。 |
userdata | 表示任意存儲在變量中的 C 數據結構 |
function | 表示 C 或 Lua 編寫的函數 |
thread | 表示執行的獨立線程,用于執行協同程序。 |
table | 表示一個關聯數組,數組索引可以是數字或字符串。 |
例如:
a=10 str="hello world"
不需要聲明變量類型,我們可以通過 type() 判斷變量類型。
注意:
Lua 變量有三種類型:全局變量、局部變量和表中的域;
默認情況下,不管在哪聲明的變量都是全局變量。通過 local 修飾的變量為局部變量;
變量默認值為 nil。
4.2 運算符
1) 賦值運算符
str="hello".."world" -- 通過 .. 連接字符串 a,b=10,15 -- a=10,b=15 c,d,e=1,2 -- c=1,b=2,e=nil
2) 算術運算符
與其他程序設計語言類似。
a,b=10,15 c=a+b -- 加號 d=a-b -- 減號 e=a*b -- 乘號 f=a/b -- 除號 g=a%b -- 求余 h=a^2 -- 求乘方 i=-a -- 負號
3) 關系運算符
與其他程序設計語言類似。
a,b=10,15 print(a>b) -- 大于 print(ab) -- 小于 print(a==b) -- 等于 print(a~=b) -- 不等于
4) 邏輯運算符
print(true and false) -- 與 print(true or false) -- 或 print(not true) -- 非
5) 其他運算符
操作符 | 說明 |
---|---|
.. | 連接兩個字符串 |
# | 返回字符串或表的長度,如 #“lua” |
4.3 流程控制
1) 條件判斷,有 3 種寫法。
-- if 語句 if(true) then print("hello") end -- if .. else 語句 a,b=10,15 if(a>b) then print(a) else print(b) end -- if 嵌套 c=20 if(c>10) then if(c30) then print(c) end end
2) 循環,有 4 種寫法。
類型 | 說明 |
---|---|
while 循環 | 在條件為 true 時,讓程序重復執行語句。 |
for 循環 | 重復執行指定語句,重復次數在 for 中控制。可以遍歷數字和泛型。 |
repeat .. until | 重復執行循環,直到指定條件為真為止。 |
循環嵌套 | 循環內嵌套多個循環語句。 |
例如:
-- while 循環 a=10 while(a>0) do print(a) a=a-1 end -- for 循環,遍歷數字 for a=1,10,1 do print(a) end -- repeat .. until 循環 a=10 repeat print(a) a=a-1 until(a1)
4.4 數組
Lua 數組大小不固定且下標從 1 開始。
arr={"h","e","l","l","o"} -- 此處使用遍歷數字方式 for index=1,#arr do print(arr[index]) end -- 此處使用遍歷泛型方式 for i,v in ipairs(arr) do print(i,v) end
4.5 函數
-- 案例 1 function calc(a,b,c) return a+b+c end result=calc(1,2,3) print(result) -- 案例 2 function getCalc(a,b,c) return a,b,c end r1,r2,r3=getCalc(1,2,3) print(r1,r2,r3)
Lua 中的函數允許返回多個值。
4.6 table
table 是 Lua 中的一個數據結構,類似于 Java 中的 Map 類型或 Javascript 中的 JSON 對象。
Lua table 使用關聯數組,我們可以使用任意類型值作為數組的索引,但不能是 nil。
Lua table 大小不固定。
person={} person.name="jack" person.age=20 print(person[1]) print(person.name) print(person["age"])
4.7 模塊和包
模塊類似于一個封裝庫。從 Lua 5.1 開始,Lua 加入標準的模塊管理機制,可以將一些公用的代碼放在一個文件中,以 API 接口的形式在其他地方調用,有利于代碼的重用和降低代碼耦合。
Lua 的模塊由變量、函數等已知元素組成的 table 。
例如:
創建名為 module.lua 的文件。
module={} module.index=1 function module.sum(a,b) return a+b end
另一個文件引入:
-- 此處 module 是文件名 require "module" -- 此處 module 是引入模塊中定義的名稱 print(module.index) print(module.sum(1,2))
總結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如果有疑問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謝謝大家對腳本之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