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微博,很多站長都有發言權。作為起初被列為BAT之外的第四大科技巨頭,新浪微博的力量曾經被很多人所推崇,但隨著微博商業化進程受阻以及自身監管不力等因素,活躍用戶數量和信息環境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壞,以至于現在已經不能成為社交產品中的扛把子。要知道當時利用微博做淘客的大牛們可是每個月都能賺到6位數的傭金,可見其用戶影響力。
當然這一切都不會再出現。隨著新浪微博對于營銷環境的凈化,商業氣息算是有所收斂,至少不會影響到用戶的閱讀環境。只不過這一切在營銷人員眼中都為時已晚,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他們看來,微博已經不再具有高粘度,信息的打開率也沒有之前那么高了,與其繼續在微博上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倒不如轉戰微信這個香餑餑。可是大家記得嗎?微信推出過閱讀人數這個板塊,那些動輒十幾萬的粉絲大號,其閱讀數也不過是幾千,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是微信其實也沒有培養出用戶成熟的閱讀習慣,再加上大號的內置信息提醒,導致很多文章的打開率都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美好。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告誡我們,其實微信營銷也是有水分的。
那么話回到原始之處,既然微信營銷并非十全十美,那么微博營銷的價值我們是否應該摒棄。答案顯然是不行,就筆者個人操作的實戰經驗來說,微博的效果仍然要強于微信。
原因有四:
其一,微博的用戶閱讀習慣已經養成,信息傳達上的互通效應很明顯,一個有引爆點的消息可以在微博用戶構建的關系網絡中得到迅速傳播,就像前段時間自己的傷感圖片網站利用某籃球明星做的圖片推送一樣,瞬間就獲得了幾百的轉發,這在朋友圈中根本沒辦法實現。
其二,對于營銷人員也好,網站站長也好,微博營銷的成本仍然是最低的。雖然微信和微博在一些屬性上想通,但是微博的操作門檻低,且用戶深度較為理想,視頻、文字、圖片抑或音頻都可以為成為微博信息源的載體,這要比微信營銷的手段多得多,而且效果也更容易統計。
其三,隨著微博多年的發展,反而使得微博化作為“正規軍的帽子”的定義沒有變,至今依然活躍在正式的場合上。微博通常還是習慣上被某單位作為對外公布消息或者通告的平臺,而且是正式對外公布的窗口。就好像某某機構都會有一個官方認證微博一樣,微博給予品牌的專業度,尤其對于個人站長來說,相當重要,我個人就在傷感圖片網站的基礎上認證了一個個人微博號,可以借此吸引到很多忠實的用戶,提高交流深度。
其四,微博的互動效果仍具優勢。試想我們做營銷要的是什么,要的是共鳴,在這點上微信根本就比不了,要知道微信的信息傳達是純粹的意見領袖,沒有交流的空間,即便是留言也需要在第三方網站上進行,但是微博不同,微博下面可以進行實時的溝通,有利于營銷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只要適當引導,就能免費推廣。利用好了這條原則,將開創營銷活動中的最為重大的意義。
微博的內容短小精悍,形式靈活多變,傳播速度快等等都是營銷模式必備的要素,即便是目前的市場環境并不完全有利于微博的成長,但是只要微博官方不再商業化的道路上一意孤行,而我們又能合理把握住微博在互動、傳播和用戶深度上的優點,那么完成一個精準營銷還是完全可能的。其實這一切從最近的一系列微博營銷就能完完全全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