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5日訊 位于海淀公園旁的弧形服務大廳內,綜合咨詢、法律服務、人才服務、融資服務等七類十二個服務窗口波浪式排開,中小企業經營者、創業者帶著各自不同的問題,走向各個窗口,接受免費的公共服務。
昨天,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正式開通,這一由政府提供支持,委托第三方機構運營的公益平臺,將為全市42.5萬家中小微企業提供包括政策、融資、場地、技術等在內的無死角”服務。
服務平臺負責人董勤楊介紹,該平臺由中小企業服務大廳+網上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三部分構成,從去年年底試運營到今年5月,平臺已幫助20家中型企業和22家小微企業獲得了超過5億元的融資。中小企業需要的服務,我們這兒基本都有。”
米秀芬是北京光華榮昌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總會計師,她所在的這家中型企業,專門生產汽車后視鏡和座椅。2014年初,公司想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可是由于資質不夠,銀行提供的貸款額度根本沒法喂飽”公司急需的資金空缺。在服務平臺的介紹下,米秀芬的公司通過設備租賃的方法,從一家公司那里成功獲得了2440萬元的融資。我們今年銷售額已經達到3億元,北汽都跟我們簽訂單!”
對于初創期企業,我們有‘創業貸’服務,可以幫助他們拿到50萬元以內的資金而不用任何抵押,”董勤楊又指著大廳一角正在展示商業創意的創業者說,看到那兒沒有?那是我們設立的天使投資項目路演活動,每周四一次,創業者演示他們的項目,天使投資人在下面聽,要是看中了某個項目,馬上就投資。”
1979年出生的楊勇正處在創業階段,他想成立一個關于眾籌的研究機構。我們找到服務平臺后,他們馬上推薦了五六家適合我們的場地,還告訴我們國家相關的政策優惠,這下場地費便宜多了。”
據悉,服務平臺還聯通全市16個區縣、33個委辦局、113家服務機構、154家聯網平臺,將分散的資源和服務整合成一個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支持,截至目前,整理、發布的政策達200余項。
目前該平臺開通的線上服務系統,日均訪問量已超過1000人次,累計訪問量超過13萬人次,在全國同類平臺中處于前列。
我兒子天天跟朋友張羅著創業,到底啥是創業?為了弄明白這事,我特意‘強迫’兒子帶我過來掃掃盲。”昨天,在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舉辦的創業融資1+1”活動上,一位來自海淀的大媽這樣說。昨天的活動,既精心安排了創業導師進行主題演講,又特意邀請了三位大學生進行創業項目路演,搭建起一個創業導師、創業者、投資人充分交流的熱鬧平臺。
導師演講還未開始,現場已是座無虛席,工作人員不斷為新來的聽眾準備臨時座椅,會場幾乎擴大為原來的兩倍。移動互聯網創業導師關雪峰一上臺,臺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在場有沒有創業者想要500萬的融資最終卻只得到了10萬,來,舉個手!”他在與觀眾互動中開始了演講。隨后他詳細分析了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家聽了頻頻點頭。
活動現場,在一大堆年輕人中,一位大媽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她表示,為了弄清兒子天天搗鼓的創業到底靠譜兒不靠譜兒,專門來到了講座現場。她說,雖然自己對講座內容不完全明白,但現場氣氛挺好,挺靠譜兒,對這個平臺我是絕對放心”。
除了導師演講,也有大學生創業者登臺介紹其項目。北京體育大學的李攀說,其團隊研發了一款叫教練來了”APP,是為6歲到13歲的小學生量身打造的方便尋找教練的工具,但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
活動現場,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掃二維碼,不僅可以互留聯系方式,更能立刻下載大學生創業項目的APP,獲得第一手的新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