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謝麗容)日前,重慶市發布了《重慶市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本次發布會上,規劃發起者、重慶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表示,重慶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全部編制完成,目前《規劃》的具體落實與實施已經展開。至此,備受關注的重慶軟件服務外包發展藍圖的繪制工作宣告結束。在《規劃》的發布儀式上,《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了沐華平主任,暢談重慶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藍圖,深入探討重慶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路徑。
打造軟件外包前沿城市
《通信產業報》(網):重慶市為何要制定和發布《規劃》,為什么選擇軟件服務外包產業作為重慶發展信息產業的突破口?
沐華平: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具有占地少、產出高、無污染的特點,屬于典型的綠色產業、知識產業,已成為眾多國家和沿海發達省市發展的重點產業。重慶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IBM、惠普、微軟、NTTDATA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重慶成立研發中心和軟件服務外包基地。軟件服務外包產業能后發制人,得益于重慶在市場、人才、成本、環境和政策方面的五大優勢。依照規劃,重慶市拿出大筆專項資金,在關鍵的中高級人才吸引、扶持企業發展等環節上出臺了總體覆蓋面最全和支持力度最優的政策。
《通信產業報》(網):《規劃》的目標是什么?
沐華平:依據規劃,未來重慶將以內需引擎推動與外需牽引拉動并舉,力爭打造成為中國軟件服務外包前沿城市”,形成涵蓋操作外包規模做大-職能外包行業做精-戰略外包層次做高”三大產業層次、離岸外包、兩化協同和數字交互”三大產業集群的3×3”產業組合體系。
700億目標
《通信產業報》(網):在《規劃》發布后,重慶市將如何確保各時期產業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沐華平:項目組為重慶市制定出全面提升政策環境、人才環境、投融資環境和基礎設施環境”四大產業環境,積極改進市場開發、招商引資、品牌建設和企業能力提升”四方面工作的實施方案,推動戰略規劃與實際工作有效對接。重慶將遵從統籌規劃、聚集發展”的原則,選取產業基礎雄厚、產業資源豐富的綜合型服務外包產業園區作為示范區,重點打造以北部新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永川區為主的三個綜合型服務外包示范區。各集聚區產業定位既涵蓋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各個層次,又實現相互錯位和產業分工的互補合作,支撐重慶市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完整鏈條和業務結構的搭建。
《通信產業報》(網):規劃的目標今年要達到350億產值?
沐華平:今年的目標是350億,最終到2500億。到2012年,重慶市軟件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力爭超過700億元。至2020年重慶市服務外包產業收入規模將達2500億元,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規模突破1800億,力爭進入全國城市前三甲的行列,重慶將會被建設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中國服務外包前沿城市”。目前,重慶正在打造亞洲最大的離岸云計算數據走廊。離岸數據中心建立起來以后,全球的數據可以在這里儲存,可以在這上面進行云計算,周圍就會云集一批小的公司為這個云計算進行服務。這是目前最為重大的動作。
《通信產業報》(網):重慶市的人才是否滿足軟件外包產業的發展規模?是否存在人才瓶頸?
沐華平:要有這樣一個產業規模,要有這么多從業人數的話,我們必須要在人才的結構完善方面下工夫。比如說高端人才,10%的高端人才怎么樣進行引進?中端人才怎么樣進行培養培育?低端人才怎樣培養?通過引進培訓和培養這幾種途徑解決好100萬大軍的來源問題。重慶是一個人才聚集的地方,我們有57所大學,尤其是我們有341所中等職業學校,每年畢業20萬的中等職業學生,以及17萬的大學生,這些都是我們發展軟件外包的重要的人才基礎。所以我想,在軟件發展外包當中,遇到的人才這方面的瓶頸,在重慶有很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