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我們現在是在《計算機世界》主辦的IT兩會現場。在現場我們邀請了很多知名企業的CEO跟我們聊一聊過去的2008年IT行業中的一些熱點。今天我們請到了文思創新的總裁陳立峰先生,陳總先跟大家打個招呼。
陳立峰:網友好,非常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我們這個行業、我們公司的關注和支持。
主持人:文思創新我們都知道是一家在中國外包領域很有名的一家公司,今天的話題就圍繞外包展開。先問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就是現在發生的金融危機對我們外包行業有哪些影響?
陳立峰:這個影響還是有的,但是我覺得好的公司不管是在好的時候,還是不好的時候,都應該為員工,為股東,為社會創造價值。其實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的季報來講,我們還是持續的強勁的增長,而且我們把全年的預期從9900萬美金提高了10100萬美金,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業務基本面還是非常好的。美國業務我覺得短期來講是有些很多不確定因素,其實外包這個行業對很多公司來講,經濟好的時候也是需要找外包公司,能夠讓他的信息充分優化他們的業務流程,經濟不好的時候,其實他們也是需要外包的,外包能夠讓他們成本下降下來,當然外包企業最不喜歡的事情就是不確定因素。現在的實體經濟在雷曼崩潰之后進入一個不確定時間。我們相對來講不到10%的業務是從金融行業過來,特別是花旗銀行,這次的影響里面我們在分析師的會議上面還特別提到三點,三個互相競爭的事例,第一個,客戶說我現在要把所有的預算全部凍結,我要下降成本,第二個類型的客戶,說我要更加加快外包的進度,把美國業務轉到進行來,或者印度,第三種客戶說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甚至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明天我們還要到美國的明尼蘇達,因為他們希望跟我們有戰略性的討論,他們覺得我們中國是第二大市場,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合作點。
這三種里面,第一個負面,后面兩個還是正面的,我覺得過去兩、三個季度以后,我希望有更多正面的效應出來。
主持人:目前來看,這三個因素里面,一個負面的,兩個正面的,綜合起來看,目前對我們的影響是負面的,還是正面的?
陳立峰:目前來看,在美國業務里面說實話,這個結果我們只能靠預測了,我們的預測認為根據以往的歷史,特別是印度公司的經驗,應該講最后是正面的。但是現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所以我們告訴我們的投資者,加起來的綜合的因素是什么?我們現在也覺得不確定。我們希望所有塵埃落定之后,希望對我們來講還是有利的,這是歷史上面能夠證明的。
主持人:我們知道外包對匯率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人民幣這一年波動也比較大,這對我們的利潤影響大不大?
陳立峰:我們公司的業務其實挺有特點的,雖然說我們很大一塊是歐洲跟美國過來的業務,但是我們跟他們結算是用人民幣結算的,所以短期來講我們這種波動是避免很多了,我們20%業務是用美元結算的,即使我們業務是直接從美國過來的,但是他們很多時候希望用中國的實體進行結算,因為很多跨國公司在中國有很巨大的業務,所以很多時候要把外匯直接在中國消化掉了,所以這是十年前很多公司要在中國做外包的其中一個很重大的動機,就是要把在中國賺來的人民幣消化掉。
文思創新總裁陳立峰做客新浪訪談間
主持人:中國外包這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每家規模也在急劇的膨脹中,但是現在每個企業的規模要比起很多印度的還要小很多很多。陳總,您覺得我們中國的外包公司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跟我們印度的巨頭競爭?比如最近我們看到信息,因為匯率波動金融危機,給一些小的外包公司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印度的公司就到中國趁機收購了很多公司。您怎么看?
陳立峰:我覺得這里面還是需要社會各界,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對我們這個行業的支持,因為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跟世界比起來真是一個很小的公司,所以我們還在處于萌芽期。所以這里面更需要國內市場的支持,我覺得得抓住兩個機會,第一個機會,就是說中國市場IT的服務慢慢開始起來了,原來大家只買思科,買微軟操作系統,但是他不怎么買IT服務的,這個時代慢慢已經過去了,大家現在越來越重視充分挖掘信息化的潛力,所以我們希望在中國市場有所突破,所以說把中國業務和美國業務同時作為兩邊的主戰場,這是一個發展的機會。
第二個,IT服務產業也在往新的階段轉移,軟件加服務,我覺得這個應該對整個行業進行重新一輪洗牌。我覺得中國沒有趕上原來軟件產品的時代,把操作系統做出來,把數據庫做出來,也沒趕上印度這波,我們追趕的蠻累的,但是如果依靠中國市場,依靠下一波IT服務的變革,我覺得我們有可能不只能夠超過印度公司,這是一個夢想了,甚至可能會成為全球的最好的公司之一,所以這里面真的需要全球各地,就像很多人如果說做匯源果汁,如果確實是很難支撐下去,有可能就賣掉了。所以我希望還是需要中央政府,各地政府以及社會的支持,讓我們把這個行業做大做強。
主持人:我們中國現在比較多的強調自主創新,我們更多的強調創新性產品,外包我們都知道它是一個勞動密集型加知識密集型的公司,更多的可以理解為是一個軟件和服務方面的工廠。您覺得我們的外包跟整個國家自主創新的戰略有多大的吻合度?
陳立峰:我覺得一方面,大家有些誤區,認為軟件外包就沒有創新的地方。其實軟件外包是最需要創新的地方,為什么?一方面,剛才講了確實我們目前還處于價值鏈的低端,我們往高端轉移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創新。其實IBM也是服務外包公司,它里面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幫客戶了解他們的需求,做一個企業的醫生,然后看看他們企業有什么問題,幫他們做管理咨詢推動的,這是一類型,另外一個類型就是跟企業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讓他運行、維護,大家雙方建立起合作關系,長期維護下去。這兩個東西是結合的。等到我們越來越壯大的時候,我們必須有很多的自主創新,比如我們現在假如說進入航空業,我們就要了解國際國內的情況是什么,IT的技術在哪里,這個結合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就是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實現一個低能耗的、又比較聰明的模式,而且也不排除我們未來也會建立起管理咨詢的體系,更多支持每個行業的信息化,每個行業的創新,跟他們的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其實也變成我們的創新了。
主持人:剛才說了我們今年的預期在一億美元左右,超過一億美元,這樣一個公司在外包行業應該還是比較小的,我們有沒有一個在人員擴張上的計劃,比如我知道有一些外包公司,比如東軟,他新修建的軟件園就可以容納五萬人。
陳立峰:我們的人員擴張計劃還是有的,我們現在基本上相對來講其他的公司,我覺得我們完成了一個大致的布局,形成了三個大的運作中心,華北運作中心,包括天津和大連,第二個就是華東運作中心,包括南京跟杭州,南京這邊的人才也是非常充分的,我們對長江三角洲做一個區域的運作,第三個,我們今年要把深圳和香港也要做起來,另外一個就是內陸的二線城市,其實也有很多很好的學校,只是說現在的人員經驗還不夠,但是我覺得三年以內這些城市也會發展成為重大的公司,我們也在這些城市里面招兵買馬,所以我們現在在成都已經建立一個開發中心了,而且我覺得也算一個社會責任吧,我們也希望災區這邊即使碰到這些困難,我們還要持續的在那邊發展下去,成都是一個好地方,我們已經決定在那里發展了。
所以這么一個布局,沿海的三個大中心,再加上內陸的幾個中心,我覺得三、五年之內能夠解決我們人員大規模需求的問題,其實最重要就是靠跟學校的緊密配合。
主持人:因為我們做外包,我們75%的客戶還是外國客戶,我們需要在很多地方對我們的交付能力,剛剛我們講到,就是我們在國內的交付能力已經初步具備了規模,我們現在國外最靠近你們客戶的地方,比如你們有日本的客戶,在日本,美國的客戶,在美國,有建這樣交付中心的計劃嗎?
陳立峰:對,我們已經在東京和美國各自都有一些人,我們長期還是會在需要的地方,特別是北美那邊建立起當地的交付中心,特別是在高端業務上面。其實我們并不是說為了那邊有當地的交付能力,因為其實現在的通訊已經夠發達了,很多時候只要你英文溝通能力好,坐飛機方便,其實沒什么問題。之所以在那邊會持續的并購,還是因為我們希望做全球的資源配置。因為有些東西比如說在資本市場上,專門這個行業上面的知識,紐約或者倫敦那邊的人已經有經驗了,這些人的知識是現成的,在中國就比較難建立起來。我覺得是不是通過做一些小的并購,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服務當地客戶,第二方面,把他的能力知識整合過來。所以我們更多的是跳開中國看中國這么一個概念,而不是說限制在中國的層面,我覺得現在全球化的趨勢已經讓大家有這種眼光,配置人力的資源,資本的資源。我們公司雖然小,但是我們也算做到這點,我們員工里面也有幾百位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員工,是在中國工作,建立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工作環境。所以說也算是雖然小,但是也闖了一條小路出來。
主持人: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今天跟陳總就聊到這兒,非常感謝陳東,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夠就外包的話題進行一些更深入的交流,謝謝陳總。
陳立峰:謝謝各位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