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代表新加坡和浙江省兩地政府友好合作的新加坡杭州科技園迎來了首家新加坡企業。雖然全球依舊籠罩在經濟危機的陰影中,但這座以軟件開發、服務外包為主體的國際一流科技園卻在萬物復蘇的春天里備受關注。
40余家海內外企業聚焦下沙
上周,受新加坡杭州科技園邀請,來自新加坡、中國香港、美國、馬來西亞、澳洲等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企業如Oracle(甲骨文)、IEERA、FESCO等負責人來杭參加商務考察交流,其中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此行的重要一站。
杭州市副市長佟桂莉熱情地向他們介紹了杭州的投資創業環境,尤其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前景。她說,杭州的環境與人才資源,最適宜發展服務外包,再加上杭州的軟件行業發展一直很好,以應用型為主,被譽為“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之都”。近年來,杭州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正在搶奪高端服務業。預計到2010年,杭州市國際服務外包和軟件業營業收入總額將在2007年280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560億元。
而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提升區域產業轉型中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成為基地城市示范區,是杭州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重要一極。按照產業細分規劃,開發區重點發展的產業包括軟件開發服務外包、金融數據處理服務外包以及ITO中的網絡與數字增值服務外包業務。此前,一份來自上海浦東的測算顯示,承接知識型服務業務的附加值相當于承接加工業務的40倍。
在開發區服務外包的投資熱潮中,新加坡杭州科技園無疑是最閃亮的“明星”,被看作是推進下沙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載體。該園區引入國際一流的規劃設計理念和管理經驗,其目標是打造“中國的班加羅爾”,建設一個可容納3萬-5萬名白領工作與生活,環境生態化、生活城市化、產業現代化的高品質園區。
新加坡科技園再添新成員
參加考察的企業代表也現場見證了新加坡杭州科技園的又一樁美滿“姻緣”——首家新加坡企業Brandtology簽約入駐。
據介紹,Brandtology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24x7”工作時間管理的品牌和聲譽服務供應商。該公司采用了專有的國家最先進的技術,能夠幫助客戶監控、保護和促進其品牌和企業聲譽,或偵察他們的競爭對手。此次牽手新加坡杭州科技園,標志著Brandtology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并計劃重點開拓長三角地區的服務業務。
來自愛爾蘭的中小企業協會也同期簽署備忘錄。簽約代表表示,近期內組織二十多家愛爾蘭企業到杭州來找對接單位,希望與新加坡杭州科技園以及杭州市政府在市場咨詢服務領域達成新的合作。
新加坡杭州科技園的各幢樓宇分別以十二星座命名。去年年底首期竣工交付的“LYRA”樓地面共有8層,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空間均為敞開式設計,可按照承租人的要求進行分割組合。目前,除天璣信息技術外,還有印度山瀾集團、上海對外服務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等多家企業已簽訂進駐協議,“入駐率已達到40%以上。”新加坡杭州科技園的總經理沈榮大透露說。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園區的“生產車間”都將采用雙回路供電和雙路由網絡接入,一旦一條線路出現中斷,另一條線路能立馬“上陣”服務,不影響入園企業的正常工作。這種專業而細致的設計贏得了不少知名企業的認可。“雖然經濟危機之下企業都在考慮節約生產成本,但也不能忽視物業對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方面的作用。”一家入駐企業的負責人說,“性價比”是企業考量物業的重要指標之一。
受益于“政策洼地”“人才高地”
“開發區每年12000人的ITO、BPO相關專業畢業生,以及多家高素質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為開發區發展服務外包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支撐。”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學寧向考察團代表推介開發區在發展服務外包的各項優勢。
服務外包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開發區利用政策,利用高校資源,利用社會資源,利用跨國大公司資源,加大了服務外包的人才培訓工作。另外,開發區還計劃在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總投資4億元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該基地按照國家級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的要求建設,建成后的基地面積將達到80000平方米的規模,每年可形成5000人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規模。
作為杭州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主平臺之一,新加坡杭州科技園除了能分享開發區“人才蓄水池”的優勢外,還可能享受額外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國家、省、市對基地城市和示范區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在人才培訓、企業認證、硬件配套、出口扶持、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給予了特殊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在開發區其他相關政策中,也加大了對該園區的獎勵和扶持。比如,在最新關于扶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中就提到“對于開發區服務外包企業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符合開發區人才政策規定的,經認定后給予一定的安家補助。其中進入新加坡科技園工作的,補助額度可再增加20%”,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和技術人才進駐新加坡杭州科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