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需要辯證點看,我覺得從短期來看,中興很難崛起;從長期來看,還是存在再次崛起的機會。也就是短期歸于平庸,長期如果知恥而后勇存在彎道超車機會。
這么說是因為,在2018年中興通訊受美國制裁并妥協之后,中興通訊在一定程度上尚失了自主權,美國直接指定了在中興通訊的代理人,并且有權對中興通訊任何文件、過程和數據進行查看和監管,這在短期內對中興通訊的打擊是巨大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一個公司最重要的就是營收,中興通訊的營收分為國內和海外部分,其中和華為不一樣的是,中興通訊的營收還是以國內為大頭。那么美國一旦已經能夠對中興通訊全程監管,也就意味著在一些特定領域中興通訊在這一階段已經失去了機會。例如政府、軍隊或者一些涉及國本的大型企事業單位、國家戰略工程0,中興通訊已經無法參與,因為不可能允許一家美國能夠全程監控的公司參與這些國家關鍵工程,我想中興通訊自己也明白這點。
那么我認為國家肯定不會對中興通訊放棄不管,在一定階段內中興可能參與中國三大T的機會會略微多一些,但是現階段華為也遭受美國的全球迫害,所以中國應該更加會給予華為相關的機會,因此我不覺得中美齷齪這階段,中興通訊在中國會有很大的機會通訊,近期中興通訊最可能主要的目標就是保證他能活下去。
而海外本來就不是中興的主戰場,受限于美國全程監管,又沒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可以替代,那么海外市場也必然會收縮,中興在海外市場必然也會唯美國馬首是瞻,喪失了和西方通信設備商一較長短的底氣。所以我覺得在海外中興通訊這階段機會也不大通訊,因此短期內中興通訊是無法崛起的
至于最近中興通訊股票為何異常上漲,我覺得這是一種投機行為,在很明顯短期內內外均無機會的情況下還上漲那么厲害,個中的道道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長期來看,中興通訊還是有彎道超車的機會的。中興雖然遠不如華為,但是在通信領域中興通訊的積累在全球還是數的上數的,在5G領域中興也次于華為處于世界準一流集團,同時中興微電子研究院也有很強的自研芯片的能力,這點比大唐等企業好多了。同時中興的硬件研發實力也是一直有目共睹,無線、有線、終端都是有很深厚的積累,所以長期來看過幾年擺脫美國的制裁,中興還是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那么中興該怎么辦?其實用一句話形容中興比較貼切,中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中興原本是可以和華為并駕齊驅的,中興的某些領域的研發能力是華為非常欽佩的,中興的手機終端也曾是普京等政要的官方用機,中興的無線也和華為幾乎在中國二分天下。奈何中興的領導層過于放縱自我,不好好想著做大做強,反而搞出一票子公司吸母公司的血,下面的員工怨聲載道,如果領導層盡是私心,無家國天下的宏愿,公司怎么能做好?
如果長期中興通訊想崛起,就要有哀兵必勝的決心,在美國的制裁下好好研究基礎硬件和下一代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等待厚積薄發的那一天,否則我覺得中興通訊活下來可以,崛起難矣!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