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與微信功能一致,或者說這些年試圖挑戰微信地位的產品太多了,有的正面相向、有的劍走偏鋒,不過都基本上沒能對微信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微信的對手,正面剛的基本都死了、差異化的活得還不錯
這些年社交領域的對手,其實還是不少的,但是基本上都是死的死,要么就回避了與微信的正面競爭,真正能夠跟微信直接競爭,還能活下來的一個也沒有。
來往的創始人、也就是現在的釘釘創始人無招,雖然沒有把來玩做成,曾經來往被阿里內部定了很高的KPI,并且做了很高的期待,甚至還拉來趙薇等眾多知名人士為來往站臺,不過最終都失敗了。轉型為點點蟲以后,嘗試過“閱后即焚”的模式,當然依然沒有抓住真正的用戶痛點,還是失敗了。
后來陳航,也就是無招,意識到阿里沒有社交基因,而且阿里以往的經驗證明,對于C端屬性越強,產品、技術屬性越強的企業,阿里很難做起來,而阿里中國供應商等經驗表明,阿里其實更擅長做強運營之類的項目,于是轉型了職場社交,當然這一次成功了,不過來往終究是死了。
就是因為跟微信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化,我曾經一度覺得易信做得還是不錯的,當然最終結果還是在微信的強大用戶基礎面前,很難有大的作為。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專門打開了我的易信賬戶,我朋友圈的用戶已經很少有人發動態了,當然還有那么幾個人再發通訊,當然網易官方很多賬號依然在更新,而且也確實能夠看到有一部分人在下面評論,但是比較少。
現在的易信,是“微信+頭條+微博+ins”的模式,有微信的即時通訊功能,也有微信支付的功能,當然還加入了很多信息流的玩法。
最新版的易信上線了“曬唄、看唄、聊唄”等功能,其中曬唄就跟Instagram曬照片一樣,聊唄就跟微博一樣,有微動態、也有文章動態,看唄就跟頭條一樣,新聞信息流,不過我沒有試用,不知道有沒有推薦算法。
可以看到,活下來活得不錯的,比如陌陌其實都是劍走偏鋒,不跟微信正面競爭。
陌陌算是活得比較滋潤的,但是做了陌生人社交,后來又轉型游戲以及直播,因此算是活了下來,其他企業真的也比較少了。
社交關系鏈遷移成本太大,取代微信除非有革命性的改變
想要真正取代微信,除非有革命性的突破,否則會很難通訊,比如當年MSN的衰落,比如Instagram、WhatsApp的成功,還是因為之前沒有真正同類型的產品,因此才能從Facebook當中殺將出來。而微信之所以成功,如果微信不是定位移動,那么微信依然不可能取代QQ的江湖地位。
社交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社交是一個強大的社交關系鏈,用戶遷移依賴整個用戶關系鏈遷移,這樣的成本太大了,現在微信的12億用戶都已經局限在了微信的生態體系內,你不能你的家人、同事、朋友、客戶都得用,你不用怎么辦?
加上微信現在還不光有社交,還有微信支付這一塊,加上微信上的生態,想要遷移更是難上加難,微信的活躍用戶高居不下,就是這個原因。
即使每個互聯網公司都想殺入社交領域,但是社交的行業壁壘太高了,這個壁壘就是強大、穩定的用戶關系鏈。
本文系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回答,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關注我的賬號,每天分享行業最全動態,全網閱讀量已突破1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