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楊婧一 根據Re/code爆料:谷歌地圖的前負責人,布萊恩·麥克萊頓(Brian McClendon),居然已經轉會Uber了! 麥克萊頓,混跡谷歌十多年,加入谷歌以前,他是數字地圖公司Keyhole的副總裁,谷歌在2004年收購了這家公司,麥克萊頓也順勢陪嫁了過去。 在谷歌,麥克萊頓負責和地理相關的全線產品,包括谷歌地圖,谷歌地球和谷歌街景。谷歌地圖,幾乎是谷歌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也是重要的金主,在所有的搜索查詢業務中,大概有20%都與具體有關。 這么看,麥克萊頓功不可沒,直到去年10月,谷歌內部整合,他被一位女技術員擠兌沒了。當時就有人打賭,他一定會走。冷宮,還有什么好守望的呢? Uber方面確認了麥克萊頓的加盟,他會駐扎在總部,然后會時不時地飛到匹茨堡,領導Uber在那里的高級技術中心(Advanced Technologies Center)。這個中心的伙計們,都是Uber從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機器人研究中心挖角的研究員。麥桑將發揮他多年的地圖經驗,幫助Uber實現在地圖、無人駕駛以及汽車安全等方面的研發。從谷歌接盤麥克萊頓,似乎更加坐實了Uber想要傾力發展無人駕駛汽車的野心。 Uber無人駕駛車:雛形上陣 上個月底,有在匹茨堡街頭第一次目擊了Uber的自動駕駛車。Uber方面確認,這輛車身上印著Uber高級技術中心字樣的車,確實是Uber正在研發的工程,只是早期研究的一部分。有不少專家猜測,裝在車頂上的設備包括傳感器和攝像頭,是用來探測車周圍物體的。 在此之前,Uber其實要做無人駕駛車已經很久了。去年5月,谷歌揭幕無人駕駛原型車后不到24小時,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就說,無人駕駛汽車也會成為Uber的一項業務。 谷歌在無人駕駛方面的,頻頻,一直在測,事故都攢了11起。如今,Uber正在不惜血本地窮追猛打。比方說,今年2月Uber從合作伙伴卡耐基梅隆大學組的機器人實驗室里,把所有從事與無人駕駛相關的50多名研究人員,悉數請走。為此,Uber還買了一片廠房用作實驗室,這就是麥克萊頓即將接管的地盤。 行業觀察者不難發現,除了無人駕駛,Uber的動作每每踩到谷歌的邊界。谷歌曾為Uber投了不少錢,但是現在隨著兩家公司的業務拓展出越來越多的交集,摩擦頻頻也是在所難免。 Uber地圖:籌建,是為了甩掉谷歌 Uber最近在地圖領域的動作不少:3月,Uber收購了為通用安吉星提供繪圖技術的deCarta;還要斥資30億美元,和百度、安佰深(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組隊追求諾基亞公司的地圖產品HERE;當然,招募麥克萊頓也算是一招。 從長遠來講,地圖將會是日后無人駕駛車的必須技能;從現實來講,Uber的核心租車業務幾乎都依賴于,包括預估汽車到達時間、為司機方向、還有乘客-司機的線匹配等。但是目前,Uber使用的是谷歌地圖。 這么重要的基層工具竟然掌握在別人家手里,一定心慌,何況谷歌也并非省油的燈,他們正在開發自己的租車服務,據說也會涉及旗下的無人駕駛汽車。 爭斗的本質:前谷歌VS谷歌? 至于為什么Uber和谷歌最近總是業務撞車,有一種解釋,是Uber的不少員工原來都是來自谷歌,所以思才會這么像。 根據領英資料的不完全統計,Uber的3000名員工中,至少有184人名員工來自谷歌,其中包括谷歌快遞的創始人湯姆·費勒思(Tom Fallows),他加入Uber負責全球產品擴張。他更是夸張地形容:3個人里面總會碰到1個是谷歌的前同事。 在兩家公司都體驗過的費勒思評論說,谷歌雖然還是具有創業公司的度,但是作為一家已經發展17年、員工數達5萬的大公司,它的體系很累贅,一個項目需要循環審核長達好幾周才能實施。而在Uber,每一個產品經理都能迅速啟動項目,并為自己的決策負責。 從速度看來,Uber似乎完勝。 是一個新谷歌冉冉升起,一個舊谷歌徐徐落下?還是谷歌的舊部打敗了谷歌的新兵?已經分不清楚。 作者:⊙楊婧一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南京 玉溪 綿陽 知識產權 遂寧 邯鄲 汕頭 沈陽
上一篇:OpenStreetMap的崛起:挑戰谷歌地圖帝國
下一篇:手機地圖APP讓“山寨”門店鉆空:商家認證門檻被降低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