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客服可以解決長期以來的銷售誤導問題
珠江人壽電子商務部經理袁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險企應該加強客服力量,因為經過專業培訓的線上客服,可以有效地解決銷售誤導等問題。
可現如今,除了借助其他網銷平臺推出線上客服外,大部分險企仍主要采用電話客服的方式。然而,客戶卻希望線上客服能成常態。
“且聊且排隊”
對于一位想要購買保險產品的客戶來說,尋找一位業務員為其解答問題,其實并不容易。因為基本上都是業務員在尋找客戶,而非客戶去尋找業務員。
然而,對于一位險企的營銷員來說,想找一位愿意傾聽的客戶,也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電話接通,剛說明自己是保險公司的人,對方就掛斷了。”銷售員娜娜的遭遇,其實并非偶然。同樣的事情,廣泛地發生在各大險企的銷售人員身上。
然而與此相對的是,各大保險公司線上客服卻是客戶眼中的“香餑餑”。“跟客戶聊天,一聊就是兩三小時”袁良向記者透露。
其實,只要是客服,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很繁忙,但是這兩種繁忙卻截然不同。網上客服是“左右開弓”,同時接收幾個客戶的咨詢任務,在不同的聊天窗口中切換;而電話客服則是“應接不暇”,一次只與一位客戶交流,但是電話一個接一個,工作一會兒就感覺口干舌燥。
但是因為線上客服可以同時與幾個人交流,雖然每個問題客戶都需要有一定時間的等待,但整體而言,咨詢的效率會提高。
對于客戶而言,兩者的體驗也不盡相同。線上咨詢可以持續,想到什么問題隨時都可以打字提問。而電話咨詢,如果一次無法得到解決,再次詢問還需要撥打電話,重復排隊等客服的過程。
此外,雖然電話方式的客戶服務有著“一次一位”的專屬享受,但“專屬”卻并不“專一”。客戶再次撥打電話還是同一位接線員應答的幾率十分低。雖然每次人工服務接通前都有電子音的“XXX號話務員為您服務”的提示,但是要讓客戶記住那串數字,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除非客戶從一開始便自行錄音。
然而在線上,如通過電商平臺提供的(如阿里旺旺等)軟件進行咨詢,可以保證能再次找到之前的那位客服。
對于一位有意向購買保險的客戶來說,她可以在線上對感興趣的保險產品中的每個字、每一句話、每一幅圖都仔細詢問。因為對于咨詢的限制較小,客戶可以做到,看到什么便問什么。
袁良表示,因為客服人員都經過公司的專業培訓,而且所有的對話都有存檔,所以不可能出現誤導。“線上客服把中間 拐彎抹角 的東西都解決了,直接把保險公司推到了社會上。”
大部分險企的在線商城涵蓋了汽車保險、旅游簽證保險、人身意外保險、家庭保險、少兒保險、理財保險、健康保險、分紅險、投連險、萬能險等多個品類。
記者以客戶的身份,分別詢問了幾家險企的電話和在線客服。在電話客服方面,通常要先聽幾段廣告并在多次按鍵后才能找到人工服務,隨后還需要排隊才能接通,但是咨詢過程很快速。在線上客服方面,記者每一次提問通常都需要等待1分鐘以上,但是記者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得到詳細的解答。
此外,記者發現,電話客服方面,通常需要細分到不同的保險類型才有人工服務的選項;而線上服務,并不做細分,因此對客服人員的專業要求會更高。
客戶期待線上客服
對于客戶來說,咨詢有文字或錄音記錄的線上、線下客服都是杜絕銷售誤導的好辦法。但是因為網上的客戶服務限制較少,所以更受客戶歡迎。
但是記者發現,對于大部分險企來說,除了在網銷平臺的官網旗艦店有在線客服外,主要仍以電話客服為主。
白領小白告訴記者,其實有時間上班的時候在看網頁時會很想購買一份保險產品,但是因為對里面細節的不了解,比如,一份標明5.5%年化收益率的萬能險與另一款同樣有5.5%標記的投連險有何區別,就讓她犯了難。
然而,因為是在辦公室,所以并不好意思打電話咨詢客服,而且她也沒有熟識的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可以為她解答疑問,因此,她便將打客服電話咨詢的事情放在了下班時間,然而回家后的繁忙,讓她早把打電話這事忘得一干二凈。
“為什么就不能有個在線客服,現在大部分電商不都有在線咨詢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