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臺兒莊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是一個以發展數據處理類產業為重點、兼顧發展軟件研發產業的專業性園區。截至2015年11月,該園區共引進企業32家,主營業務收入累計1.7億元,占全市83%,其中離岸外包執行額近2000萬美元,從業人數達300人。
臺兒莊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是棗莊市唯一的服務外包企業集聚地、棗莊市國際離岸外包基地、棗莊市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山東大學青年創業實踐基地、棗莊學院教學實習基地。該園區擁有雙軟企業2家,登記軟件產品3件、登記軟件著作權4件,結束了棗莊市7年來無新增雙軟企業的歷史。
緊跟產業趨勢精準發展目標
2013年,臺兒莊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委托業內頂尖的咨詢服務機構、全國權威服務外包研究機構——天津鼎韜外包服務有限公司為園區制訂產業發展規劃。本著密切聯系本地、緊跟產業發展趨勢”的原則,鼎韜為臺兒莊區確定了發展服務外包低端產業——數據密集型產業的精準方向。通過抓住產業二次轉移以及產業跨界融合帶來的巨大機遇,利用新興技術,立足環渤海及淮海區域經濟發展,堅持數據密集型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雙核并舉,教育培訓、科技地產和服務外包三產聯動”的發展戰略,將臺兒莊區打造成中國最具影響力、最專業的數據服務高地。
搭建產業載體完善相關配套
2012年8月以來,臺兒莊區投入近1000萬元,采取政府租賃、企業運作”的模式,租賃兩棟樓宇,分別位于金光路西首和東順路南首,可用面積共15000平方米,采取房租三免兩減半”的政策供入園企業使用。協調住建部門,為入園企業外來高層次人才申請公租房25套。與山東大學、山東舜華聯合開發軟件協作研發共性平臺,建設軟件共性技術實驗室。政府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云計算平臺,為入園企業提供云存儲、固定IP、百兆光纖寬帶等服務。在棗莊市經信委、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園區企業分別成立了棗莊市軟件行業協會和棗莊市服務外包技術戰略聯盟,以加強企業間的交流溝通。
多措并舉梯度發展解決人才困境
臺兒莊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結合臺兒莊區實際情況,從本地的人才特點出發,揚長避短,制定服務外包產業梯隊式人才發展戰略,實現由人材”到人才”再到人財”的轉變。2013年1月以來,園區與徐州北大青鳥培訓學校、棗莊職業學院、棗莊學院和臺兒莊區職業中專建立聯合培養模式,為園區集聚原始的人才,在人才森林形成前,先進行大規模的育苗”培育。2014年下半年以來,園區更是將方向精準在呼叫中心的客服培訓上,形成了滿足園區企業要求的大量人材培養機制。
據介紹,臺兒莊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下一步打算積極引進大型創業培訓和孵化機構,積極申報省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借助孵化培訓機構,對人才進行二次培育,提檔升級,將處于育苗”期的人材”培養成骨干大樹”,進入到人才”梯隊。在這一階段,需要相關合作的院校和機構加強課程改革,設計出符合企業需要的培訓課程,并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培養能力,以解決人才最后一公里”困境,提高服務外包產業適用人才的轉化率。
在人才”向人財”的轉變過程中,園區將依托引進知名的創業孵化機構,緊緊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機遇,將高級人才打造成產業升級發展的內生動力,出現更多的創業型人才,實現人才帶來財富,完成人財”的轉變。如制定人才引進政策,通過人才社團、論壇等相關機構,以項目大力引進高端技術型人才;再如引進風投或基金,以債權與股權兩種方式,對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資金上的幫助,并提供相應的后續支持與服務,大規模培育大學生創業人才。
產業發展瓶頸尚存仍需努力解決
高端人才尤其短缺。技術骨干或具有3年以上項目管理經驗的人才對已入園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缺口在20人以上,但企業難以通過自身培養,引進更是困難重重。
實用型人才供給不足。雖然已經建立聯合培養的模式,但限于教育體制、企業實力等方面的因素制約,具備復合型、跨行業、溝通能力強的實用型人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要求。企業自身培養成本高,直接錄用具備工作經驗的員工也存在很大困難。
臺兒莊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園區將加強企業與院校的溝通交流,同時積極引進知名培訓機構,為臺兒莊區制定一套符合區情實際的人才培養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