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地震導致通信中斷,通常可能是有電力系統故障、傳輸系統故障、鐵塔天線故障,以及高話務導致基站擁塞。
我們的手機的信號主要是有宏基站提供的。
宏基站的組成,目前主要由BBU、RRU、天饋系統組成。目前的4G RRU和天線一般都是掛在鐵塔、增高架等塔桅上的。
我們比較常見的基站部分就是RRU和天線,而BBU則在運營商的機房里,普通人很難看到。
BBU:
RRU和天線:
基站本身需要電力系統供電,而且BBU和核心網之間還需要光纖做為上聯(光纖是BBU主要的上聯方式),BBU和RRU之間也需要通過光纖連接。
地震中比較容易被破壞的是電力系統和傳輸光纜,有些時候鐵塔也可能會倒塌。
在比較大的地震的時候,當地的電力系統通常會被破壞,這樣的話運營商的機房的電力也就無法保障了,雖然運營商的電池也可以堅持一些時間,但是當電池電力耗盡之后,整個基站也就無法工作了。
如果是光纜在地震中被破壞,即使是電源沒有問題,基站也會由于無法連接核心網而停止工作,這也導致基站無法使用。
同樣的,如果通信鐵塔倒塌的話通訊,基站的信號也就無法發射了,同樣也無法使用。
地震的時候,會有很大一部分基站由于各種原因而無法工作,這就導致了剩余基站的話務量激增,也可能超過基站容量,而無法正常通信。
基站,是有軟硬件的容量限制的,在地震的時候,大量的基站無法正常工作通訊,沒有出現故障的基站的覆蓋范圍就會變大。
而與此同時,大量的用戶都會試圖對外打電話,或者是其他親屬朋友打電話給災區的用戶,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這些突增的話務量會導致殘存的可以正常工作的基站,由于容量不足而出現擁塞,這也會導致這些基站無法正常工作。
地震的時候,通信業從來都是和軍隊一樣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的。
一般出現自然災害的時候,通信業的運營商都會組織搶修人員,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恢復通信網絡,增派應急通信車等方式搭建臨時的通信網絡。
就這一點上,中國的運營商還是盡到了社會義務的,這點是很值得稱贊的地方。
總而言之,目前的移動通信網絡主要還是陸地移動通信網絡,信號發射主要還是依靠基站,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比較大。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