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報告的報告頭
信用報告的最上方依次顯示報告編號、查詢時間和報告時間。“報告編號”是個人征信系統自動生成的信用報告編號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前8位數字表示信用報告生成的年月日,后14位數字表示信用報告的流水號。“查詢時間”是指系統收到查詢者提出查詢請求的時間,“報告時間”是指生成個人信用報告的時間;在正常情況下,兩者間隔時間非常短,通常在幾秒以內。
二、查詢信息
查詢信息由被查詢者姓名、被查詢者證件類型、被查詢者證件號碼、查詢者和查詢原因等數據項組成。其中,前三個數據項是查詢者查詢客戶信用報告時必須輸入的三個關鍵字段,查詢者和查詢原因表示哪家機構的哪個用戶ID以何種原因查詢了客戶的信用報告。查詢者的信息從查詢者登陸查詢界面時輸入的用戶名獲得;對于商業銀行用戶,查詢原因包括貸后管理、貸款審批、信用卡審批、異議查詢、擔保資格審查五種,由查詢者根據實際原因在查詢界面上選填。
三、公安部身份信息核查結果
目前,個人征信系統與公安部的居民身份核查系統已經-聯網,查詢者在查詢界面選擇“信用報告查詢含身份信息核查”后,個人征信系統就會將客戶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與公安部數據庫中存儲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核對是否一致,從而確認客戶身份的真實性。核查結果包括身份核查結果(即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的核查結果)、身份證的簽發機關和照片
四、個人基本信息
個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客戶的個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和職業信息。這些信息都是客戶向銀行或其他機構申請辦理貸款或信用卡業務時在相關申請表上自行填寫的,再由這些機構將客戶填寫的基本信息報送給個人征信系統。如果客戶填寫信息時誤填、漏填或不填,將直接影響商業銀行上報其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從而導致信用報告中存在錯誤項或暫缺項。如果客戶的基本信息發生變化,卻沒有向銀行或其他機構及時申請更新,或申請更新后銀行沒有及時上報個人征信系統,那該客戶在個人征信系統中的基本信息也不會隨之更新。
(一) 個人身份信息
個人身份信息主要包括客戶的姓名、性別、證件類型及號碼、教育水平、通訊地址、聯系方式和婚姻狀況,以及信息獲取時間(即本段信息進入個人征信系統的時間)等
(二) 居住信息
居住信息主要包括客戶的居住地址、郵政編碼、居住狀況和信息獲取時間等
(三) 職業信息
職業信息主要包括單位名稱、單位地址、單位所屬行業、職業、職務、年收入、本單位工作起始年份和信息獲取時間等
五、信用交易信息
信用交易信息由各商業銀行或其他機構報送給個人征信系統,個人征信系統根據姓名、證件類型和證件號碼三項標識將同一人名下的所有信用交易信息進行關聯和匯總整理后展示在信用報告中。信用交易信息分為信用匯總信息和信用明細信息兩部分,主要包括客戶所有的貸款賬戶和信用卡賬戶的匯總和明細信息,描述了客戶的總體負債情況、還款情況、逾期情況和擔保情況。
六、個人結算賬戶信息
個人結算賬戶是人民幣活期賬戶的一種,與單純的儲蓄賬戶不同,結算賬戶具有使用支票等信用支付工具的功能,可以用于辦理匯兌、轉賬等業務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即傳統意義上的借記卡。
商業銀行將個人結算賬戶信息報送給中國人民銀行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個人征信系統再從結算賬戶管理系統獲取個人結算賬戶的相關信息,主要包括開戶銀行名稱、開戶日期、銷戶日期、電話號碼、居住地址、郵政編碼和信息獲取時間等
七、非銀行信用信息
(一)個人住房公積金信息
(二)個人社會保險信息
(三)個人電信繳費信息
(四) 法院訴訟和執行信息
八、標注類信息
(一)特殊交易
特殊交易信息段記錄在信貸業務過程中發生的特殊交易的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