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經濟危機,當外資及風投都不敢貿然行動時,一個行業卻以良好的前景在各種“投資榜”位居榜首,成為2009年逆勢揚帆的“潛力股”——中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行業。
在人力資源外包行業中,美國和歐洲起步較早已趨于成熟,市場認知及飽和度較高,利潤空間已被壓榨。日本、韓國企業傾向于公司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對外包的認可度較高,市場亦趨于飽和。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跨國企業“落戶”中國,由于中國管理相對薄弱,人力資源豐富,中國市場的可開拓性逐漸被各種外資及同業跨國公司所看好。
2008年頒布的《勞動合同法》對中國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的監管環境日趨完善,國內企業觀念更新,對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大。良好的“市場潛力”已被靈敏的投資商所嗅到。2009年3月2日,國際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巨頭美國ADP公司收購上海華業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宣告其雇主服務部門在中國市場成立實體公司安德普翰商務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加快進軍中國本土市場的步伐。ADP公司總裁及CEO加里?巴特勒表示,選擇現在進入中國市場,是“為公司五年甚至十年的戰略做好準備”。
ADP中國地區總經理安穆遠強調,此次并購是從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安穆遠稱,現在中國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市值約有10億美元,據國際數據調查機構IDC的報告顯示, 2010年中國的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市值將達到15億美元,而且將以每年20%的比例增長。“雖然現在全球處于金融危機的陰影下,但是我們公司對于這個市場的前景是非常有信心的。”
縱觀國內人力資源外包服務行業,整個行業可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以老字號外服(FESCO)、易才集團為代表,其服務客戶多為世界500強企業,并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及較強的業務、法律處理能力。第二梯隊處于行業的中下游,多在單個省市進行服務,無法與第一梯隊中易才集團獨創的全國布點經營模式相提并論,服務質量具有一些“地方特色”。第三梯隊為小規模外包服務商,多是看好這一行業投資前景盲目跟風而入,只能滿足一些中小企業短期用工的需求,沒有勞務糾紛處理能力。
其中,第一梯隊已獲得眾多風投和私募基金的關注,并有一些企業具備了向海外拓展并上市的計劃,更顯示出經濟危機下此行業的蓬勃生機。自2005年開始,易才集團已成功完成兩輪融資,2005年GGV首輪融資600萬美元已被主要用于全國網點的建設,2007年1200萬美元融資將用于進一步擴大和鞏固全國經營服務網絡,這兩輪總金額達到1800萬美元。集團總裁李浩透露:完成兩輪融資后,計劃2010年實現海外上市。李浩表示:公司目前資金充裕,已進入全面盈利階段。
業內眾多人士都非常看好該行業發展潛力,易才集團總裁李浩曾對中國人力資源市場進行大膽預測,其認為,未來中國將會成為世界最大的人力資源市場之一。理由在于,國外的人力資源公司早于十幾年前就進入中國市場,現在許多跨國人力資源集團都已經或陸續在中國開展業務和設立分支機構,境外跨國公司與境內企業分食蛋糕的局面不可避免。